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2011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中高三12月月考(理综)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说明: 6ec8aac122bd4f6e,当说明: 6ec8aac122bd4f6e非常非常小时,说明: 6ec8aac122bd4f6e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近年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武广高铁创造了世界最高营运时速说明: 6ec8aac122bd4f6e的记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减少路轨阻力,有利于提高列车最高时速

B.当列车保持最高时速行驶时,其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

C.列车的最高时速取决于其最大功率、阻力及相关技术

D.将列车车头做成流线形,减小空气阻力,有利于提高列车功率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如图电路,闭合电键S,待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减小R的阻值.则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B.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C.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

D.路端电压增大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如图,小物块P位于光滑斜面Q上,斜面Q位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小物块P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

A.斜面静止不动

B.物块P对斜面的弹力对斜面做正功

C.物块P的机械能守恒

D.斜面对P的弹力方向不垂直于接触面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如图,Ο是一固定的点电荷,虚线a、b、c是该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三条等势线,正点电荷q仅受电场力的作用沿实线所示的轨迹从a处运动b处,然后又运动到c处.由此可知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Ο为负电荷

   B. 在整个过程中q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C. 在整个过程中q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 在整个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若飞船先沿椭圆轨道1飞行,后在远地点343km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1变成高度为343km的圆轨道2,在圆轨道2上飞船的运行周期约为90mi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圆轨道2上运动的角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正常飞行时,飞船分别通过轨道1和轨道2的6ec8aac122bd4f6e点时加速度大小一样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距地面10m高处,以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质量为 1kg的物体,已知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16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 取10m/s2):

A.抛出时人对物体做功为150J           B.自抛出到落地,重力对物体做功为 100J

C.飞行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22J      D.物体自抛出到落地时间为 6ec8aac122bd4f6es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 = 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小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大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大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楔形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斜面光滑且足够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以初速度v0开始运动。当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距地面高度为h,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6ec8aac122bd4f6e         

B.6ec8aac122bd4f6e

C.6ec8aac122bd4f6e     

D.6ec8aac122bd4f6e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Ⅰ)(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实验活动中,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左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点“2”的瞬时速度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加速度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该小组用天平测出了滑块的质量6ec8aac122bd4f6e,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6ec8aac122bd4f6e。若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代替细绳对滑块的拉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6ec8aac122bd4f6e                     (用g、a、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等字母表示).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Ⅱ).(10分)用伏安法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Ω的未知电阻Rx的阻值.

①在以下备选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填写器材的字母代号);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可忽略不计)

电流表A1(量程0 ~ 50 mA,内阻约12 Ω)

电流表A2(量程0 ~ 3 A,内阻约0.12 Ω)

电压表V1(量程0 ~ 3V,内阻约3 kΩ)

电压表V2(量程0 ~ 15V,内阻约15 kΩ)

滑动变阻器R1(0 ~ 10 Ω,允许最大电流2.0 A)

滑动变阻器R2(0 ~ 1000 Ω,允许最大电流0.5 A)

定值电阻R(30 Ω,允许最大电流1.0 A),开关、导线若干

② 请在右边的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测量值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所用器材用对应的符号标出).

③ 某次测量中,电压表读数为U时,电流表读数为I,则计算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x =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水平放置的两块平金属板长L,两板间距d,两板间电压为U,且上板为正,一个电子沿水平方向以速度6ec8aac122bd4f6e,从两板中间射入,如图所示,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 ,求:(电子的重力不计)

(1)电子偏离金属板时侧位移Y大小是多少?

(2)电子飞出电场时的速度6ec8aac122bd4f6e是多少?

(3)电子离开电场后,打在屏上的P点,若平金属板右端到屏的距离为s,求OP之长。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O点为固定转轴,把一个长度为l的细绳上端固定在O点,细绳下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摆球,当小摆球处于静止状态时恰好与平台的右端点B点接触,但无压力。一个质量为M的小钢球沿着光滑的平台自左向右运动到B点时与静止的小摆球m发生正碰,碰撞后摆球在绳的约束下作圆周运动,且恰好能够经过最高点A,而小钢球M做平抛运动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测得B、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C=x,平台的高度为h,不计空气阻力,本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请计算:

   (1)碰撞后小钢球M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2)小把球m经过最高点A时的动能;

   (3)碰撞前小钢球M在平台上向右运动的速度大小。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