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速度不变、加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B.是加速度不变、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C.是速度均匀变化、加速度也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D.当速度不断减小时,其位移也是不断减小的 
 | |
| 2. 难度:简单 | |
|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4倍 B.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改变了4m/s C.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改变了4m/s D.物体速度的改变与这段时间的比值一定是4m/s2 
 | |
| 3. 难度:简单 | |
|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12 m/s,在第6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加速度为4 m/s2 B.物体5s末的速度是36m/s。 C.物体5、6两秒内的位移是72m。 D.物体从14m的 
 | |
| 4. 难度:简单 | |
| 汽车以10m/s的速度开始刹车,刹车中加速度大小为2 m/s2。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刹车后6s末的速度为2 m/s B.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25 m C.刹车中整个位移中点的速度为7.1 m/s D.停止前第3s、第2s、最后1s的位移之比为1:3:5 
 | |
| 5. 难度:简单 | |
| 图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了 
 A. B.三物体在 C. D. 
 | |
| 6. 难度:简单 | |
| 汽车以2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司机见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汽车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 ) A. 30 m B. 40 m C. 210 m D. 120 m 
 | |
| 7. 难度:简单 | |
|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 A.5 m/s B.5.5 m/s C.4 m/s D.3.5 m/s 
 | |
| 8. 难度:简单 | |
|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自由下落是的加速度大 B 从水平面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C 雨滴下落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D 从水龙头上滴落的水滴的下落过程,可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 |
| 9.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初速度为3m/s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 C.2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 D.该物体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零 
 | |
| 10. 难度:简单 | |
|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x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 
 | |
| 11. 难度:简单 | |
| 中学物理实验室中的打点计时器分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两种,它们对于电源的要求,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_____ 。 
 | |
| 12. 难度:简单 | |
| 图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时刻的照片,由图看出,小车正在向 运动填 “左”或“右”);小车开始运动时,所在位置是 。 
 
 | |
| 13. 难度:简单 | |
| 火车在进站前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经10s停下。若其在最后1s内的位移为4m,则火车刹车时的速度为 m/s,刹车中的位移大小为 m/s。 
 | |
| 14. 难度:简单 | |
| 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由 速度为        
,在所通过的位移的 
 | |
| 15.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 
 
 | |
| 16. 难度:简单 | |
|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绿灯亮起时,它以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此时,一辆自行车以6 m/s的速度并肩驶出。试求: 1.汽车追上自行车之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 2.何时汽车追上自行车?追上时汽车的速度多大? 
 | |
| 17. 难度:简单 | |
| 一石子从楼顶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现测得石子在最后1 s内下落的高度是25 m,求楼有多高?(g=10m/s2) 
 | |
| 18. 难度:简单 | |
|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 125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问: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 m/s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