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甲、乙两位同学在放学时,从学校所在地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回家,先到乙同学家,休息一会,甲同学继续骑车前行,70分钟时到家,甲同学的x -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前20分钟内甲同学做匀加速运动 B.甲同学在乙同学家停留了30分钟 C.甲乙两同学家相距3.6km D.甲从离开学校至到家的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m/s
|
|
| 2. 难度:简单 | |
|
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
| 3. 难度:简单 | |
|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
|
| 4.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 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 C.若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当撤去F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μmg D.若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mg
|
|
| 5.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风作用力的仪器的原理图,它能自动随着风的转向而转向,使风总从图示方向吹向小球P。P是质量为m的金属球,固定在一轻质细长钢性金属丝下端,能绕悬挂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θ,角θ大小与风力大小有关,下列关于风力F与θ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F=mgsinθ B.F=mgcosθ C.F=mgtanθ D.F=mg/cosθ
|
|
| 6. 难度:简单 | |
|
在一个封闭装置中,用弹簧秤称一物体的重力,如果读数与物体重力有下列偏差,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读数偏大,则装置一定是在向上做加速运动 B.读数偏小,则装置一定是在向下做减速运动 C.读数为零,则装置向上做加速度为g的加速运动 D.读数准确,则装置可能静止,也可能在运动
|
|
| 7.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A.0 B.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
|
|
| 8.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1=6 N,F2=12 N的作用下一起加速运动,物体A和B保持相对静止.若mA=4 kg,mB=6 kg,则A与B所受的摩擦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为( )
A.f1向左,大小为2 N,f2为零 B.f1向右,大小为3 N,f2为零 C.f1向右,f2向左,大小都等于1.2 N D.f1向左,f2向右,大小都等于1.2 N
|
|
| 9. 难度:简单 | |
|
在下面列举的物理量单位中,哪些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 ) A.千克(kg) B.米(m) C.焦耳(J) D牛顿(N)
|
|
| 10. 难度:简单 | |
|
有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 )
A.t=1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t=2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t=2s时,回到原点 D.t=4s时,回到原点
|
|
| 11.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 则关于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
|
| 12.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A的边长,将它们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有向上的支持力 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向下 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 D.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压力
|
|
| 13. 难度:简单 | |
|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①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②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③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④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同学们在操作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①两细绳必须等长 ②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③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④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稍远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
| 14. 难度:简单 | |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___________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_;
3.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
|
| 15.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A、B的重力分别为5N和8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则要能从A下方拉出B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F=_____N,这时系A的水平绳中的张力大小为_____N
|
|
| 16.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a)一个质量为m0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当用20N的力F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拉它时,产生2m/s2的加速度.现撤掉20N的拉力,在细绳下端挂上重为20N的物体m,如图所示(b),则物体m0的加速度为______m/s2,前、后两种情况下绳的拉力分别为T1=_______,T2=________(g取10m/s2)
|
|
| 17. 难度:简单 | |
|
一辆卡车急刹车后行驶22.5 m 停下,假设卡车刹车过程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5m/s2。求: 1.它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2.在此刹车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3.在此过程中卡车的平均速度.
|
|
| 18.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轻杆BC的C点用光滑铰链与墙壁固定,杆的B点通过水平细绳AB使杆与竖直墙壁保持30°的夹角.若在B点悬挂一个定滑轮(不计重力),某人用它匀速地提起重物.已知重物的质量m=30kg,人的质量M=50kg,g取10 m/s2.试求: 1.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 2.轻杆BC和绳AB所受力的大小.
|
|
| 19. 难度:简单 | |
|
如图一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质量为m的物体,可使它匀速向上滑动;若改用大小为3F的力,仍平行斜面向上拉该物体,让物体从底部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斜面长为L,物体的大小可以忽略,求: 1.在3F力的作用下,物体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 2.如果3F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物体恰能达到斜面顶端,求3F力作用的时间为多少.
|
|
| 20. 难度:简单 | |
|
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不变,物体经过时间t到达最高点O,求: 1.物体由最高点落回原地所用的时间. 2.物体落回原地时的速度大小
|
|
| 21. 难度:简单 | |
|
如下图,质量 1.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停止与小车间的相对运动? 2.小物块从放在车上开始经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