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很好地解释了 A.汤姆生 B.爱因斯坦 C.德布罗意 D.卢瑟福
|
|
| 2. 难度:简单 | |
|
用绿光照射一个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最大初动能增大,可以( ) A.改用红光照射 B.改用紫光照射 C.增加绿光照射时间 D.增加绿光照射强度
|
|
| 3. 难度:简单 | |
|
图中P为放在匀强磁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磁场的作用下分成a、b、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a为 B.a为 C.a为 D.a为
|
|
| 4. 难度:简单 | |
|
绝缘细线的一端与一带正电的小球M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在小球M下面的一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了另一个带电小球N,在下列情况下,小球M能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 )
|
|
| 5. 难度:简单 | |
|
2011年12月美国宇航局发布声明宣布,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该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一22b(Kepler一22b),距离地球约600光年之遥,体积是地球的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运行轨道来说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它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圈。若行星开普勒一22b绕恒星做圆运动的轨道半径可测量,万有引力常量G已知。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的物理量有 ( ) A.行星的质量 B.行星的密度 C.恒星的质量 D.恒星的密度
|
|
| 6. 难度:简单 | |
|
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发动机的功率P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A. B. C. D.
|
|
| 7. 难度:简单 | |
|
正方形区域ABCD中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
A.A点 B.ND之间的某一点 C.CD之间的某一点 D.BC之间的某一点
|
|
| 8.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上滑动的过程中 ( )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
|
| 9. 难度:简单 | |
|
下表是一辆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指标,参考表中数据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80J B.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80J C.电动机的内电阻为6Ω D.电动机的内电阻为1Ω
|
|
| 10.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一初速度为
A.电势能一定减少,动能一定减少 B.电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增加 C.电势能一定减少,动能一定增加 D.电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少
|
|
| 11. 难度:简单 | |
|
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 A.如果空间只存在匀强电场,则带电粒子穿过该空间时,动能、动量一定发生变化 B.如果空间只存在匀强磁场,则带电粒子穿过该空间时,动能、动量一定发生变化 C.如果空间只存在匀强电场,则带电粒子穿过该空间时,动能可能不变、动量一定发生变化 D.如果空间同时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则带电粒子穿过该空间时,动能和动量一定发生变化
|
|
| 12. 难度:简单 | |
|
一个初动能为E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返回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 A.返回斜面底端时动能为 B.返回斜面底端时动能为 C.返回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 D.返回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
|
|
| 13.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速度,则该图像反映了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不同的物理量,则该图像可以反映某种情况下,相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x轴表示时间,),轴表示重力势能,则该图像可表示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B.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动量,则该图像可表示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竖直上抛物体在向上运动过程中,动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C.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感应电动势,则该图像可表示闭合回路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少时,闭合回路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感应电流,则该图像可表示闭合回路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少时,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
| 14. 难度:简单 | |
|
在“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经历了以下实验步骤:
A.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同样长度; C.记下两个测力计F1和F2的读数,并且记录它们的方向;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P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O,并记下此位置,如图所示; E.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F.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重复实验,从实验得出结论。 1.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有明显的错误,这个步骤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正确的操作应为 。 2.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为 (填选项前的字母)。
|
|
| 15.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表中所指的挡位,请在答题纸的表格中填出相应的读数。
|
|
| 16. 难度:简单 | |
|
某兴趣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验证动能定理”。如图。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接,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两点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下表是他们测得的数据,其中M是小车、砝码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1.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表格中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标出
3.
|
|
| 17.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物体在恒力F=20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
1.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W; 2.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3.物体获得的动能
|
|
| 18.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B,用长为
1.A球下滑到最低点与B球相碰之前瞬间速度 2.A球与B球撞后粘合在一起瞬间速度 3.A球与B球撞后的瞬间受到细绳拉力F的大小。
|
|
| 19.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为质谱仪的原理图,电荷量为
1.粒子从加速电场射出时速度 2.粒子速度选择器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和方向; 3.带电粒子进入偏转磁场的G点到照相底片H点的距离L。
|
|
| 20. 难度:简单 | |
|
质量M=3.0kg的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木板左侧放置一质量m=1.0kg的木块,右侧固定一轻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弹簧正下方部分的木板上表面光滑,其它部分的木板上表面粗糙,如图所示。现给木块
1.木板与墙壁相碰时的速度 2.整个过程中弹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
|
| 21. 难度:简单 | |
|
两根相距L=0.5m的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如图甲所示放置,他们各有一边在同一水平面上,另一边垂直于水平面。金属细杆ab、cd的质量均为m=50g,电阻均为R=1.0Ω,它们与导轨垂直接触形成闭合回路,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导轨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B=1.0T、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ab杆在平行于水平导轨的拉力F作用下沿导轨向右运动时,从某一时刻开始释放cd杆,并且开始计时,cd杆运动速度 1.求在0~1.0s时间内,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 2.求在0~3.0s时间内,ab杆在水平导轨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3.已知1.0~2.0s内,ab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图丙中画出在0~3.0s内,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需要写出计算过程,只需画出图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