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C.波长越短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D.频率越大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
|
| 2. 难度:简单 | |
|
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4个质子( 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 B.方程中的X表示电子( 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 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对 B.电子衍射现象的发现为物质波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 C.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
|
| 4. 难度:简单 | |
|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A.第一宇宙速度是同步卫星运行线速度的 B.第一宇宙速度是同步卫星运行线速度的 C.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是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 D.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是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
|
|
| 5. 难度:简单 | |
|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A.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为100V B.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为60 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36W D.原线圈中的电流是0. 60A
|
|
| 6.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倾角为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无论
|
|
| 7.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一有边界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与竖直平面(纸面)垂直,磁场边界的间距为L。一个质量为m、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竖直方向运动,线框所在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且线框上、下边始终与磁场的边界平行。
A.上升过程中,导线框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下降过程中,导线框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C.上升过程中合力做的功与下降过程中的相等 D.上升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比下降过程中的多
|
|
| 8.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有两个正对着的半圆形光滑轨道,轨道的半径都是R。轨道端点所在的水平线相隔一定的距离
A. B. C. D.
|
|
| 9. 难度:简单 | |
|
(18分) (1)某班同学在做“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 ①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
②某同学按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元件后,闭合开关S,发现A、B灯都不亮。该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检查电路的故障。检查前,应将开关S 。(选填“闭合”或“断开”)
③若②中同学检查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可以确定
A.灯A断路 B.灯B断路 C.灯A、B都断路 D. (2)某同学采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验证规律:“物体质量一定,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
①在步骤
②其余各点的速度都标在了
③最终该同学所得小车运动的 A.本实验中小车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 B.小车的加速度可能大于重力加速度 C.可以确定小车的质量约为0.50kg D.实验中配重的质量
|
|
| 10. 难度:简单 | |
|
(16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弧形轨道的底端恰好与光滑水平面相切。质量为M=2.0kg的小物块B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 (1)A经过Q点时速度的大小 (2)A与B碰后速度的大小 (3)碰撞过程中系统(A、B)损失的机械能
|
|
| 11. 难度:简单 | |||||||||||||
|
(18分)1897年汤姆逊发现电子后,许多科学家为测量电子的电荷量做了大量的探索。1907-1916年密立根用带电油滴进行实验,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是某一数值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块金属板正对着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
(1)判断上述油滴的电性,要求说明理由; (2)求上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 (3)在极板间照射X射线可以改变油滴的带电量。再采用上述方法测量油滴的电荷量。如此重复操作,测量出油滴的电荷量
|
|||||||||||||
| 12. 难度:简单 | |
|
(20分)在如图所示的 (1)若粒子只在电场作用下直接到达D点,求粒子初速度的大小 (2)若粒子在第二次经过 (3)若粒子在从电场进入磁场时到达D点,求粒子初速度的大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