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声波能绕过某一建筑物传播而光波却不能绕过该建筑物,这是因为 A.声波是纵波,光波是横波 B.声波振幅大,光波振幅小 C.声波波长较长,光波波长很短 D.声波波速较小,光波波速很大
|
|
| 2. 难度:简单 | |
|
某物体在O点附近做往复运动,其回复力随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是
|
|
| 3.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为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在0~0.8 s 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子在0和0.8 s时刻有正向最大速度 B.振子在0.2 s时刻有最大加速度 C.0至0.4 s振子加速度始终指向负方向 D.在0.2 s至0.4 s时间内,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现象是由光的干涉而产生的是 A.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B.肥皂泡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彩色条纹 C.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D.白光通过一个很窄的缝呈现的彩色条纹
|
|
| 5.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曲面AO是一段半径为2 m的光滑圆弧面,圆弧与水平面相切于O点,AO弧长10 cm。现将一小球先后从曲面的顶端A和AO弧的中点B由静止释放,到达底端O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所经历的时间分别是t1和t2,那么 A.v1>v2,t1>t2 B.v1=v2,t1>t2 C.v1>v2,t1=t2 D.v1=v2,t1=t2
|
|
| 6. 难度:中等 | |
|
摆长为
|
|
| 7.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有一细束红色光线和另一细束紫色光线,沿不同的半径方向射入同一块半圆形玻璃砖,其透射光线都是由圆心O点沿OC方向射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O是红光,玻璃砖对它的折射率较小 B.BO是红光,玻璃砖对它的折射率较小 C.AO是紫光,它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较长 D.BO是紫光,它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较短
|
|
| 8. 难度:中等 | |
|
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运动。以 A. C.
|
|
| 9. 难度:简单 | |
|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方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a 、b 、c为三个质点,a 正向上运动。由此可知
A.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c 正向下运动 C.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平衡位置 D.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离平衡位置最远处
|
|
| 10. 难度:中等 | |
|
一列横波沿
A. C.
|
|
| 11.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入射光束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的是
A.太阳光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沿与竖直方向成450角振动的光
|
|
| 12. 难度:中等 | |
|
把一个筛子用四根弹簧支起来,筛子上装一个电动偏心轮,它每转一周,给筛子一个驱动力,这就做成了一个共振筛。不开电动机让这个筛子自由振动时,完成20次全振动用15s;在某电压下,电动偏心轮的转速是88r/min。已知增大电动偏心轮的电压可以使其转速提高,增加筛子的总质量可以增大筛子的固有周期。为使共振筛的振幅增大,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降低输入电压 B.提高输入电压 C.增加筛子质量 D.减小筛子质量
|
|
| 13. 难度:简单 | |
|
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当它经过O点时开始计时,经过0.4 s,第一次到达 A.0.67 s B.1.67 s C.2.0 s D.2.4 s
|
|
| 14.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是一条光导纤维的一段,光纤总长为L,它的玻璃芯的折射率为
A. B. C. D.
|
|
| 15. 难度:困难 | |
|
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为O,已知振子的质量为M,若振子运动到B处时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到M的上面,m和M无相对运动而一起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幅不变 B.振幅减小 C.最大速度不变 D.最大速度减小
|
|
| 16. 难度:简单 | |
|
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km/s和9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所示。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地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s开始振动,则
A. 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km B. 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 C. 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km D. 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
|
|
| 17. 难度:简单 | |
|
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
|
|
| 18. 难度:中等 | |
|
一半圆形玻璃砖,玻璃的折射率为
|
|
| 19. 难度:中等 | |
|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单摆的摆长 1.该同学测得的 A.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实验中误将51次全振动计为50次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
|
|
| 20. 难度:中等 | |
|
某同学在测定一厚度均匀的圆形玻璃的折射率时,先在白纸上作一与圆形玻璃同半径的圆,圆心为O,将圆形玻璃平放在白纸上,使其边界与所画的圆重合,在玻璃一侧竖直插两枚大头针P1和P2,在另一侧再先后插两枚大头针P3和P4,使从另一侧隔着玻璃观察时,大头针P4、P3和P2、P1的像恰在一直线上,移去圆形玻璃和大头针后,如图所示。用θ1和θ2分别表示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1.画出沿P1、P2连线方向的入射光线的光路图。(包括入射光线、玻璃内传播的光线、出射光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玻璃的折射率为 .
|
|
| 21. 难度:中等 | |
|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如图14乙中手轮上的示数为______ 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为______mm。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 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 m,由计算公式λ=__________,求得所测光波长为________nm
|
|
| 22. 难度:简单 | |
|
渔船常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处鱼群的方位,已知某超声波频率为1.0×105 Hz,某时刻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波动图象如图所示.
1.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画出 2.现测得超声波信号从渔船到鱼群往返一次所用时间为4 s,求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忽略船和鱼群的运动).
|
|
| 23. 难度:中等 | |
|
在水面上放置一个足够大的遮光板,板上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孔,圆心的正上方h处放一个点光源S,在水面下深H处的底部形成半径为R的圆形光亮区域(图16中未画出).测得r=8 cm,h=6 cm,H=24 cm,R=26 cm,求水的折射率.
|
|
| 24. 难度:困难 | |
|
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如图所示,∠A=30o,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
|
|
| 25. 难度:困难 | |
|
如图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经过0.2s时的波形图象。求:
1.波传播的可能距离 2.可能的周期 3.可能的波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