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 C.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 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
|
| 2.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沿斜面处同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在A上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相对地面始终静止,则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及支持力N正确的是 ( )
A. B. C. D.
|
|
| 3. 难度:简单 | |
|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则(g取10m/s2) ( ) A.前4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50m B.前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 C.第2s末到第4s末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m/s D.第2s末到第4s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相同
|
|
| 4.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A、B、C三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x轴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在0~t0时间内( )
A.平均速度 B.平均速率 C.A一直在B、C的前面 D.A的速度一直比B、C的速度大
|
|
| 5.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
|
| 6. 难度:简单 | |
|
右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予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对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 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l能级产生的 C.这些氢原予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
|
| 7. 难度:简单 | |
|
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l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A.0~t1 C.
|
|
| 8. 难度:简单 | |
|
K—介予方程为
A.1:1 B.1:2 C.1:3 D.1:6
|
|
| 9.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A、B两球用劲度系数为
A.Fl<F2 B.F1>F2 C.Fl=F2 D.因
|
|
| 10. 难度:简单 | |
|
使两个氘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之间的距离接近到 ( ) A.
|
|
| 11. 难度:简单 | |
|
(6分)读出下面图中螺旋测微器及游标卡尺读数,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mm,游标卡尺读数为 cm。
|
|
| 12. 难度:简单 | |
|
(10分)有同学利用如图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 ) A.钩码的个数 B.钩码的个数 C.钩码的个数 D.钩码的个数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应该做好以下记录: ; ; 。
|
|
| 13. 难度:简单 | |
|
(10分)放风筝是春天时大人、小孩都爱玩的一项有趣的体育活动,手上牵着线拉着风筝迎风向前跑,就可以将风筝放飞到高处,有一个小朋友将一只重为4 N的风筝放飞到空中后,拉着线的下端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跑动时,线恰能与水平面成53°角保持不变,如图所示,这时小朋友拉住线的力为5 N。求风筝所受的风力。(sin53°=0.8,cos53°=0.6,g=9.8m/s2)
|
|
| 14. 难度:简单 | |
|
(10分)太阳的能量来自下面的反应:四个质子(氢核)聚变成一个氦原予核,同时发射两个正电子,若太阳辐射能量的总功率为P,质子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核反应所释放的能量△E。 (3)1s内参与上述热核反应的质子数目。
|
|
| 15. 难度:简单 | |
|
(12分)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日车在么车前84m处时,占车速度为4 m/s,且正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
|
| 16. 难度:简单 | |
|
(12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木板C,在C上左端和距左端x处各放有小物块A和B,A、B的体积大小可忽略不计,A,B与长木板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1)物体A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要使物块A、B相碰,物块A的初速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