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
|
|
| 2.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A. B. C. D.
|
|
| 3. 难度:简单 | |
|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的
A.卫星在 B.卫星在 C.卫星在 D.卫星在
|
|
| 4. 难度:简单 | |
|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 C. D.
|
|
| 5. 难度:简单 | |
|
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C.若将一试电荷 D.若在
|
|
| 6.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两个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且垂直纸面,MN、PQ为其边界,OO’为其对称轴。一导线折成变长为
A.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零 B.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C.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D.回路中ab边与cd边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同
|
|
| 7. 难度:简单 | |
|
如图所示,倾角
A.物块的机械能逐渐增加 B.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了 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软绳摩擦力所做的功 D.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小于其动能增加与客服摩擦力所做功之和
|
|
| 8. 难度:简单 | |
|
(12分)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
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 ② 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
③ 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2)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试验中,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所示。闭合电键后,发现电路有故障(已知电源、电表和导线均完好,电源电动势为E):
①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E,则发生故障的是 (填“待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或“电键”)。 ②若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零,该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检查故障。先将选择开关旋至 档(填“欧姆×100”“直流电压10V”或者“直流电流2.5
|
|
| 9. 难度:简单 | |
|
(15分) 如图所示,四分之一圆轨道
(取g=10m/ (1)恒力F的作用时间t。 (2)
|
|
| 10. 难度:简单 | |
|
(18分)如图所示,以两虚线为边界,中间存在平行纸面且与边界垂直的水平电场,宽度为
(1)粒子第一次经过电场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 (2)粒子第 (3)粒子第 (4)假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电场区域场强为零。请画出从粒子第一次射入磁场至第三次离开电场的过程中,电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不要求写出推导过程,不要求标明坐标刻度值)。
|
|
| 11. 难度:简单 | |
|
(8分)【物理—物理3-3】 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
(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2)保持
|
|
| 12. 难度:简单 | |
|
(8分)【物理—物理3-4】 (1)渔船常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外鱼群的方位。已知某超声波频率为1.0×
①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画出 ②现测得超声波信号从渔船到鱼群往返一次所用时间为4s,求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忽略船和鱼群的运动)。 (2)如图所示,一段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玻璃棒,中间部分弯成四分之一圆弧形状,一细束单色光由MN端面的中点垂直射入,恰好能在弧面EF上发生全反射,然后垂直PQ端面射出。
①求该玻璃棒的折射率。 ②若将入射光向N端平移,当第一次射到弧面EF上时_____(填“能”“不能”或“无法确定能否”)发生全反射。
|
|
| 13. 难度:简单 | |
|
(8分)【物理—物理3-5】 (1)大量氢原子处于不同能量激发态,发生跃迁时放出三种不同能量的光子,其能量值分别是: (2)如图所示,滑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