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受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
2. 难度:简单 | |
万有引力定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 B.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D.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
3. 难度:简单 | |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 A.
|
4. 难度:简单 | |
A.8V B.6V C.4V D.1V
|
5. 难度:困难 | |
A.落到弹簧上后立即做减速运动 B.被弹起后,最高点仍是出发点 C.在碰到弹簧后的下落过程中,系统的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不变 D.在碰到弹簧后的下落过程中,系统的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先变小后变大
|
6. 难度:中等 | |||
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高度h所用的时间是t ,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月球的密度为(球体的体积公式为 A.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空间有一电场,电场中有两个点a和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D.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时大
|
8. 难度:简单 | |||
A.电阻R中没有电流 B.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C.电阻R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
|
9. 难度:中等 | |
A.Q2带正电 B.Q2带负电 C.该试探电荷从b到a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D.该试探电荷从b到a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
10. 难度:困难 | |||
![]() A.在h一定的条件下,释放后小球的运动情况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B.改变h的大小,就能使小球通过a点后,落回轨道内 C.无论怎样改变h的大小,不可能使小球通过a点后落回轨道内 D.调节h的大小,使小球飞出de面之外(即e的右面)是可能的
|
11. 难度:中等 | |||||
A.摩擦力对小物体做功为
![]() D.弹力对小物体做功为
|
12. 难度:中等 | |||
A.0~s1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空气阻力是变力,且不断增大 B.s1~s2过程中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 C.s1~s2过程中运动员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D.0~s1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不断增大
|
13. 难度:中等 | |
|
14. 难度:中等 | |||
(1)还需要的器材是 ▲ 、 ▲ 。 (2)以上测量实际上是把对弹性势能的测量转化为对 ▲ 能 的测量,进而转化对 ▲ 和 ▲ 的直接测量.
|
15. 难度:简单 | |||
|
16. 难度:困难 | |||
(1)运动员在AB段下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 (2)若不计AB上的摩擦力,运动员在AB段下滑过程中下降的高度; (3)若运动员的质量为60kg,在AB段下降的实际高度是50m, 此过程中他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
17. 难度:困难 | |||||
(1)小滑块第一次经过圆弧形轨道最低点B时对B点的压力. (2)小滑块在水平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
|
18. 难度:困难 | |
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两板的中央各有一小孔O1、O2,板间距离为d,开关S接1.当t=0时,在a、b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电压,同时在c、d两端加上如图(丙)所示的电压.此时,一质量为m的带负电微粒P恰好静止于两孔连线的中点处(P、O1、O2在同一竖直线上).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若在t=时刻将开关S从1扳到2,当ucd=2U0时,求微粒P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若要使微粒P以最大的动能从A板中的O1小孔射出,问在t=到t=T之间的哪个时刻,把开关S从1扳到2,ucd的周期T至少为多少?
|
19. 难度:中等 | |||||
(1)小物块与金属板A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