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泊松亮斑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B.干涉法检查被检测平面的平整度应用了光的双缝干涉原理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D.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动量,进一步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
2. 难度:困难 | |
A.15种 B.10种 C.4种 D.无数种
|
3. 难度:简单 | |
核电站核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碘131和铯137。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会释放 A.碘131释放的 B.铯137衰变时辐射出的 C.与铯137相比,碘131衰变更慢 D.与铯133和铯137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
4. 难度:中等 | |
A.a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比b光的大 B.在玻璃中,a光的光速大于b光的光速 C.从玻璃射向空气时,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D.a光和b光的临界角均大于
|
5.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各自的干涉图样,设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距离为 A.相同条件下甲光单缝衍射中央亮条纹宽 B.真空中甲光的波长一定大于乙光的波长 C.甲光的光子能量一定大于乙光的光子能量 D.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甲光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光
|
6. 难度:中等 | |
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 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 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1 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 C.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1.11eV D.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9.60eV
|
7. 难度:中等 | |
A.木块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B.天花板对木块的弹力FN>F C.木块受的静摩擦力等于mgcos θ D.木块受的静摩擦力等于mg/cos θ
|
8. 难度:中等 | |
A. C.
|
9. 难度:困难 | |
A.10kg B.12kg C.12.5kg D.
|
10. 难度:困难 | |
A.绳子的张力将不变 B.绳子的张力将增大 C.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 D.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
11. 难度:简单 | |
提出了光子说的物理学家是 ;发现中子的物理学家是 。
|
12. 难度:简单 | |
某放射性元素经过4次
|
13. 难度:中等 | |
|
14. 难度:简单 | |
有一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20个等分刻度,用该卡尺测长度时,精确度为 mm,如图所示工件的长度为 mm。
|
15. 难度:简单 | |
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l=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d=0.2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左图所示读数为x1,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x2如图所示,则示数x1=
mm,x2= 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一透明的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R=20 cm,折射率为,AB是一条直径,今有一束平行光沿AB方向射向圆柱体,试求: (1)光在圆柱体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速度为c) (2)距离直线AB多远的入射光线,折射后恰经过B点。
|
17. 难度:困难 | |
一静止的 (1)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2)试求衰变放出的α粒子的动能。
|
18.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木块套在竖直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m=2 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
(2)木块M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