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 (A)a粒子的散射实验 (B)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C)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D)质子的发现
|
2. 难度:中等 | |
(A)图a、b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B)图a、b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C)图a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D)图a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
3. 难度:中等 | |
声波能绕过某一建筑物传播而光波却不能绕过该建筑物,这是因为( ) (A)声波是纵波,光波是横波 (B)声波振幅大,光波振幅小 (C)声波波长较长,光波波长较短 (D)声波波速较小,光波波速很大
|
4. 难度:简单 | |
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 ) (A)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能量 (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 (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
|
5. 难度:中等 | |
(A)A变大,V变大 (B)A变小,V变大 (C)A变大,V变小 (D)A变小,V变小
|
6. 难度:中等 | |
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光子能量E等于(h为普朗克常量,c、l为真空中的光速和波长)( ) (A) (B) (C)hl (D)
|
7. 难度:简单 | |
电磁波包含了g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等,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 (A)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g射线 (B)红外线、无线电波、g射线、紫外线 (C)g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 (D)紫外线、无线电波、g射线、红外线
|
8. 难度:中等 | |
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14天有7/8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 ) (A)11.4天 (B)7.6天 (C)5.7天 (D)3.8天
|
9. 难度:中等 | |
(A)Ea>Eb,ja>jb (B)Ea<Eb,ja<jb (C)Ea>Eb,ja<jb (D)Ea<Eb,ja>jb
|
10. 难度:中等 | |
(A)h、l均变大 (B)h、l均变小 (C)h变大l变小 (D)h变小l变大
|
11. 难度:中等 | |
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 ) (A)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 (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 (D)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
|
12. 难度:中等 | |
降落伞在匀速下落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 ) (A)下落的时间越短 (B)下落的时间越长 (C)落地时速度越小 (D)落地时速度越大
|
13. 难度:中等 | |
(A)0 (B)0.5BIl (C)BIl (D)2BIl
|
14. 难度:简单 | |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则( ) (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
15. 难度:中等 | |
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 ) (A)g1=a (B)g2=a (C)g1+g2=a (D)g2-g1=a
|
16. 难度:中等 | |
|
17. 难度:中等 | |
(A)ab过程中不断增加 (B)bc过程中保持不变 (C)cd过程中不断增加 (D)da过程中保持不变
|
18.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 )
(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 (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 (D)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
19. 难度:困难 | |
|
20. 难度:中等 | |
如图,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振幅为2cm,波速为2m/s。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质点a、b的平衡位置相距0.4m(小于一个波长),当质点a在波峰位置时,质点b在x轴下方与x轴相距1cm的位置。则( )
(B)此波的周期可能为1.2s (C)从此时刻起经过0.5s,b点可能在波谷位置 (D)从此时刻起经过0.5s,b点可能在波峰位置
|
21. 难度:中等 | |
|
22. 难度:中等 | |
|
23. 难度:中等 | |
|
24. 难度:中等 | |
|
25. 难度:困难 | |
如图,固定于竖直面内的粗糙斜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杆上,在大小不变的拉力作用下,小球沿杆由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为使拉力做功最小,拉力F与杆的夹角a=__________,拉力大小F=_______________。
|
26. 难度:中等 | |
在DIS描绘电场等势线的实验中 (1)电源通过正负电极a、b在导电物质上产生的稳定电流分布模拟了由二个______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用____________探测等势点。 (2)(单选题)在安装实验装置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在一块平整木板上依次铺放复写纸、白纸、导电纸 (B)导电纸有导电物质的一面应该向上 (C)连接电源正负极的电极a、b必须与导电物质保持绝缘 (D)连接电极a、b的电源电压为交流4-6V
|
27. 难度:中等 | |
卡文迪许利用如图所示的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了引力常量G。
(A)减小石英丝的直径 (B)增大T型架横梁的长度 (C)利用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 (D)增大刻度尺与平面镜的距离 (2)已知T型架水平横梁长度为l,质量分别为m和m’的球,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当横梁处于力矩平衡状态时,测得m、m’连线长度为r,且与水平横梁垂直,同时测得石英丝的扭转角度为q,由此得到扭转力矩kq(k为扭转系数且已知),则引力常量的表达式G=_______________。
|
28. 难度:中等 | ||
①把注射器活塞移至注射器中间位置,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逐一连接; ②移动活塞,记录注射器的刻度值V,同时记录对应的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 ③用V-1/p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如图2所示图线。
(1)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操作规范正确,但如图所示的V-1/p图线不过原点,则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难度:困难 | |
(1)由图线a可知电池a的电动势Ea=__________V,内阻ra=__________W。 (2)若用同一个电阻R先后与电池a及电池b连接,则两电池的输出功率Pa_______P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效率
|
30. 难度:困难 | |
(1)求滑块落到水平面时,落点与E点间的距离sC和sD; (2)为实现sC<sD,v0应满足什么条件?
|
31. 难度:中等 | |
倾角q=37°,质量M=5kg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木块置于斜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t=2s到达底端,运动路程L=4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 (3)通过计算证明木块在此过程中满足动能定理。
|
32. 难度:压轴 | |
(1)金属棒ab运动0.5 m,框架产生的焦耳热Q; (2)框架中aNPb部分的电阻R随金属棒ab的位置x变化的函数关系; (3)为求金属棒ab沿x轴负方向运动0.4s过程中通过ab的电量q,某同学解法为:先算出经过0.4s金属棒的运动距离s,以及0.4s时回路内的电阻R,然后代入q==求解。指出该同学解法的错误之处,并用正确的方法解出结果。
|
33. 难度:中等 | |
如图,一质量不计,可上下移动的活塞将圆筒分为上下两室,两室中分别封有理想气体。筒的侧壁为绝缘体,上底N、下底M及活塞D均为导体并按图连接,活塞面积S=2cm2。在电键K断开时,两室中气体压强均为p0=240Pa,ND间距l1=1mm,DM间距l2=3mm。将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左端B,闭合电键后,活塞D与下底M分别带有等量导种电荷,并各自产生匀强电场,在电场力作用下活塞D发生移动。稳定后,ND间距l1’=3mm,DM间距l2’=1mm,活塞D所带电量的绝对值q=e0SE(式中E为D与M所带电荷产生的合场强,常量e0=8.85´10-12C2/Nm2)。求: (1)两室中气体的压强(设活塞移动前后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2)活塞受到的电场力大小F; (3)M所带电荷产生的场强大小EM和电源电压U; (4)使滑片P缓慢地由B向A滑动,活塞如何运动,并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