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原子核 A.A=2,Z=1 B. A=2,Z=2 C. A=3,Z=3 D. A=3,Z=2
|
2. 难度:中等 | |
一简谐横波以4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
B.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轴负向运动
C.x=0处的质点在
D.x=0处的质点在
|
3. 难度:中等 | |
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 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
|
4. 难度:中等 | |
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104V/m.已知一半径为1mm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水的密度为103kg/m3。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 A.2×10-9C B. 4×10-9C C. 6×10-9C D. 8×10-9C
|
5. 难度:中等 | |
A.Fd>Fc>Fb B. Fc < Fd < Fb C. Fc > Fb > Fd D. Fc < Fb < Fd
|
6. 难度:中等 | |
A B C D
|
7. 难度:中等 | |
A. 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 B. 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 的传播速度 C. 单色光1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2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 D. 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
|
8. 难度:中等 | |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A.6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36小时
|
9. 难度:中等 | |
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为了测试中午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因: 。
|
10. 难度:中等 | |
(1) 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原理电路图 (2) 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 依照实验原理电路图连线 ② 调节控温容器M内的温度,使得RT 温度为95℃ ③ 将电阻箱调到适当的初值,以保证仪器安全 ④ 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0 ,并记录 。 ⑤ 将RT 的温度降为T1 (20℃<T1<95℃);调节电阻箱,使得电流表的读数 ,记录 。 ⑥ 温度为T1 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RT = 。 ⑦ 逐步降低T1 的数值,直至20℃为止;在每一温度下重复步骤⑤⑥
|
11. 难度:中等 | |
(15) 如图,MNP 为整直面内一固定轨道,其圆弧段MN与水平段NP相切于N、P端
|
12. 难度:中等 | |
小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 和 mB 且mA>>mB 在某高度处将A和B先后从静止释放。小球A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回,在释放处的下方与释放初距离为H的地方恰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B发生正幢,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碰撞事件极短。求小球A、B碰撞后B上升的最大高度。
|
13. 难度:困难 | |
(1)已知这些离子中的离子甲到达磁场边界EG后,从边界EF穿出磁场,求离子甲的质量。 (2)已知这些离子中的离子乙从EG边上的I点(图中未画出)穿出磁场,且GI长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