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A.a =82, b =
211 B. C.①是α衰变,②是β衰变 D.①是β衰变,②是α衰变
|
2. 难度:中等 | |
A.伸长量保持不变 B.伸长量增加 C.伸长量减小 D.由伸长变为压缩
|
3. 难度:中等 | |
A.水对 B. C. D.
|
4. 难度:中等 | |
为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雨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小时内杯中水位上升了45 mm.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 m/s.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设雨滴撞击睡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1×103 kg/m3) A.0.15 Pa B.0.54 Pa C.1.5 Pa D.5.4 Pa
|
5. 难度:中等 | |
两列波的振幅都是20 cm,沿着同一条绳(绳沿x方向放置)相向传播,实线波的频率为3.25Hz,沿
A.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发生干涉现象 B.图示时刻平衡位置x=3 m的质点位于y=-20 cm处 C.从图示时刻起再过0.25 s,平衡位置x=4.25 m的质 点将位于y=-40 cm 处 D.从图示时刻起再过0.25 s,平衡位置x=4.25 m的质 点将位于y=40 cm处
|
6. 难度:中等 | |
天文学家们通过观测的数据确认了银河系中央的黑洞“人马座A*”的质量与太阳质量的倍数关系.研究发现,有一星体S2绕人马座A*做椭圆运动,其轨道半长轴为9.50 A. 3
|
7. 难度:中等 | |
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B.O、M间的电势差小于N、O间的电势差 C.将一负电荷由M点移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D.一正电荷在O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Q点时的电势能
|
8. 难度:压轴 | |
A.若B2=B1时, 棒进入右边区域中后先做加速运动,最后以速度v/2作匀速运动 B.若B2=B1时,棒进入右边区域中后先做加速运动,最后以速度2v作匀速运动 C.若B2=B1/2时,棒进入右边区域后先做加速运动,最后以速度2v作匀速运动 D.若B2=B1/2时,棒进入右边区域后先做加速运动,最后以速度4v作匀速运动
|
9. 难度:困难 | |
(1) 首先,他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并求出其平均值作为金属丝的直径d.其中某次测量如图所示这次测量对应位置金属导线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mm; (2) 然后他测量了金属丝的电阻.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 a.金属丝(长度x0为1.0 m,电阻约5 Ω~6 Ω) b.直流电源(4.5 V,内阻不计) c.电流表(200mA,内阻约1.0 Ω) d.电压表(3V,内阻约3 kΩ) e.滑动变阻器(50 Ω,1.5 A) f.定值电阻R1 (5.0 Ω,1.5 A) g.定值电阻R2 (10.0 Ω,1.0 A) h.定值电阻R3 (100.0 Ω,1.0 A) i.开关,导线若干
(3) 该同学根据测量时电流表的读数I、电压表的读数U描绘的U—I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求得金属丝的电阻为 Rx = Ω. (4)设法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而逐渐减小上述金属丝(长度为x0)接入电路的长度x,当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时,下列图象中正确反映了金属丝电阻消耗的功率P随x变化规律的是 .
|
10. 难度:中等 | |
(1)同学们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甲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同学们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修改错误后,按正确的步骤操作,得到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他们提出如下两种处理纸带(打点时间间隔均为T)数据求重力加速度g的方案. 方案一:在纸带上,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的0 ,1 ,2 ,…,6点所示,测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 , s2 , …s6 .则重力加速度g = ____________. 方案二:按方案一所编列的计数点,如图所示测出1 ,2 ,…,6各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h1 , h2 , …h6 ,并求出打下1 ,2 ,…,5各计数点时重锤的速度υ1 ,υ2 , …υ5 ,以υ2为纵坐标,h为横坐标,作出υ2-h图线,求得该图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 = ___________. 就方案二运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何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难度:中等 | |
(15分)如图所示,一位质量为m=65 kg的特技演员,在进行试镜排练时,从离地面高 h1=6 m高的楼房窗口跳出后竖直下落,若有一辆平板汽车正沿着下落点正下方所在的水平直线上,以v0= 6 m/s的速度匀速前进.已知该演员刚跳出时,平板汽车恰好运动到其前端距离下落点正下方3 m 处,该汽车车头
人下落过程中未与汽车车头接触,人与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问: (1)人将落在平板车上距车尾端多远处? (2)假定人落到平板上后立即俯卧在车上不弹起,司机同时使车开始以大小为a =4 m/s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则人是否会从平板车上滑下? (3)人在货车上相对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总热量Q为多少?
|
12. 难度:压轴 | |
(1)最初弹簧的弹性势能;(2)m2相对平板小车滑行的总位移; (3)小车第一次碰撞墙壁后非匀速运动所经历的总时间.
|
13. 难度:压轴 | |
如图甲所示,竖直放置的金属板A、B中间开有小孔,小孔的连线沿水平放置的金属板C、D的中间线,粒子源P可以间断地产生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初速不计),粒子在A、B间被加速后,再进入金属板C、D间偏转并均能从此电场中射出.已知金属板A、B间的电压UAB=U0,金属板C、D长度为L,间距d=
(2)若所有粒子均不能从环形磁场的右侧穿出,求环带磁场的最小宽度; (3)若原磁场无外侧半圆形边界且磁感应强度B按如图丙所示的规律变化,设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方向为正方向.t=T/2时刻进入偏转电场的带电微粒离开电场后进入磁场,t=3T/4时该微粒的速度方向恰好竖直向上,求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