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B.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之和 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D.如果不做功,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A、B两质点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0抛出,A在竖直面内运动,落地点P1,B沿 光滑斜面运动,落地点为P2,不计空气阻力,比较P1、P2 在x轴方向上距抛出点的远近 关系及落地瞬时速度的大小关系,则有 A.P1较近 B.P1、P2一样远 C.A落地时,速率大 D.A、B落地时,速率一样大
|
3. 难度:中等 | |
A、红光的偏折最大,紫光的偏折最小 B、红光的偏折最小,紫光的偏折最大 C、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大 D、玻璃对紫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大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全反射而产生的。 B.在光电效应中产生的光电子是金属表面的原子受激发后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而产生的。 C.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是由于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时自由电荷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而形成的。 D.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述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产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
5. 难度:中等 | |
.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吸收频率为ν1的光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C释放频率为ν2的光子。若ν2>ν1,则当它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时,将 A.放出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B.放出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C.吸收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D.吸收频率为ν2+ν1光子
|
6. 难度:中等 | |
.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创造了条件.1998年1月发射的“月球勘探者号”空间探测器,运用最新科技手段对月球进行近距离勘探,在月球重力分布、磁场分布及元素测定等方面取得最新成果.探测器在一些环形山中央发现了质量密集区,当飞越这些重力异常区域时 A.探测器受到的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将变大 B.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将变大 C.探测器飞行的速率将变大 D.探测器飞行的速率将变小
|
7. 难度:中等 | |
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C正向上运动 C.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平衡位置 D.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离平衡位置最远处
|
8. 难度:困难 | |
B.磁场能正在转化为电场能 C.线圈L中振荡电流的方向从上向下 D.线圈L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大
|
9. 难度:中等 | |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小球的直径,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小球的直径是 mm。在一些用来测量角度的仪器上,有一个可转动的圆盘,圆盘的边缘标有角度刻度。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出圆盘转动的角度,在圆盘外侧有一个固定不动的游标,上面共有10个分度,游标总角度为9度。下图乙画出游标和圆盘的一部分。读出此时圆盘的零刻度线相对于游标零刻度线转过的角度为 度。
|
10. 难度:中等 | |||||||||||
图示是某同学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原理图,变阻器全阻值为10Ω,A灯泡为“2.5V,1W”,B灯泡为“2.5V,1W”,电源电动势为6V。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A、B灯都不亮。该同学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测。①应用多用表的直流电压档进行检测,那么选择开关应置于 档(填序号)。 A.2.5V B.10V C.20V D.50V 该同学测试的结果如表一所示,在测试a、b间直流电压时,红表笔应接触 (填a或b) 表一:
②将开关S断开,再选择欧姆档测试,测量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 那么检测出的故障是 (填序号) A.灯A断路 B.灯B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d、e间导线断路
|
11. 难度:困难 | |
|
12. 难度:中等 | |
两个氘核发生如下核反应: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OACO为置于水平面内的光滑闭合金属导轨,O、C处分别接有短电阻丝(图中用粗线表示),R1=4Ω、R2=8Ω(导轨其它部分电阻不计)。导轨OAC的形状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