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数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实部为1,虚部为2的复数所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的(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都是合情推理

B. 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C. 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D. 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已知复数,则等于(    )

A. 25    B. 12    C. 7    D. 5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表示要证明的结论, 表示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那么下列流程图表示的证明方法是(    )

A. 综合法    B. 分析法    C. 反证法    D. 比较法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框图能正确反映《必修1》中指数幂的推广过程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已知两个变量 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现选用 四个模型得到相应的回归方程,并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值分别为 ,那么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为(    )

A.     B.     C.     D.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关于残差和残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残差就是随机误差

B. 残差图的纵坐标是残差

C. 残差点均匀分布的带状区域的宽度越窄,说明模型拟合精度越高

D. 残差点均匀分布的带状区域的宽度越窄,说明模型拟合精度越低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利用反证法证明:“若,则”时,假设为(    )

A. 都不为0    B. 都不为0

C. 不都为0    D. 不都为0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给出如下“三段论”的推理过程:

因为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大前提

是对数函数,……小前提

所以是增函数,………………结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推理形成错误    B. 大前提错误    C. 小前提错误    D. 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误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在一项调查中有两个变量(单位:千元)和(单位: ),下图是由这两个变量近8年来的取值数据得到的散点图,那么适宜作为关于的回归方程类型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已知复数是方程的一个根,则实数 的值分别是(    )

A. 12,0    B. 24,26    C. 12,26    D. 6,8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我们知道:在长方形中,如果设 ,那么长方形的外接圆的半径满足: .类比上述结论,在长方体中,如果设 ,那么长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满足的关系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复数的共轭复数是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已知 ,那么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用“”连接)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已知的内角 成等差数列,对应边 成等比数列,那么的形状是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观察下列关系式:

……

__________

 

三、解答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已知 .

(1)求

(2)若,求.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我们学习的高中数学文科教材体系分为必修系列和选修系列,其中必修系列包括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五本教材;选修系列分为选修系列一(必选系列)和选修系列四(自选系列),其中选修系列一包括选修1-1,选修1-2两本教材;选修系列四包括选修4-4,选修4-5两本教材,根据上面的描述,画出我们学习的高中数学文科教材体系的结构图..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某大学餐饮中心为了了解新生的饮食习惯,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校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喜欢甜品

不喜欢甜品

合计

南方学生

60

20

80

北方学生

10

10

20

合计

70

30

100

 

(1)根据表中数据,问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南方学生和北方学生在选用甜品的饮食习惯方面有差异”;

(2)根据(1)的结论,你能否提出更好的调查方法来了解该校大学新生的饮食习惯,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已知数列满足,其中 .

(1)求 ,并猜想的表达式(不必写出证明过程);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 .

(B)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 .

(1)求 ,并猜想的表达式(不必写出证明过程);

(2)设 ,求的最大值.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已知函数 .

(1)证明:

(2)根据(1)证明: .

(B)已知函数 .

(1)用分析法证明:

(2)证明: .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