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北京海淀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模拟三)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

有机化合物
 

组成元素
 


 

CHO
 


 

CHONP
 


 

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PS
 


 

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P
 

 

请根据上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核中不含甲类化合物 B.细胞膜中不含乙类化合物

C.细胞质基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 D.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电子显微镜下,蓝细菌(蓝藻)和黑藻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细胞结构与其功能对应不正确的是

A.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 线粒体:将丙酮酸彻底分解 D. 溶酶体:加工并分泌蛋白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实验操作可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提取绿叶色素,研磨时加入70%的乙醇用于溶解色素

B.将甘蔗研磨液过滤后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离后经龙胆紫染色,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深色的染色体

D.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加热,通过观察是否变蓝判断有无目的PCR产物生成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激酶是一类可以催化磷酸化反应的酶,能将来自于ATP的磷酸基团添加到底物蛋白上。如图是动物细胞外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激酶信号传导途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FGFR受体的胞内部分具有催化作用

B.FGF导致FGFR空间结构改变而失活

C.核孔是细胞质与细胞核信息交流的通道

D.FGF通过调节基因表达从而发挥了作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分裂间期依次分为G1S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如图所示。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

B.中心体和DNA的复制可能同时进行

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

D.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由于细胞中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不含重要基因的短片段在细胞分裂中丢失(如图甲),导致某女子的14号和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会发生异常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意一极。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女子体细胞中只有45条染色体但表现型可能正常

B.DNA的断裂、错接是形成这种异常染色体的根本原因

C.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女子可产生6种不同配子

D.该女子与正常男子婚配没有生育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风险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一部分蛾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蛾的变化也影响蝙蝠回声定位系统与捕食策略的改进。当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存在生殖隔离

B.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蛾与蝙蝠间发生了协同(共同)进化

D.祖先蛾种群的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

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

B.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

C.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D.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进行比赛的过程中,身体正在发生的反应有

A.神经与肌肉协调配合完成高难度动作 B.寒冷直接刺激下丘脑产生兴奋

C.垂体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 D.血液中肾上腺素浓度持续降低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研究发现,癌细胞能够分泌F蛋白,F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L蛋白结合后,抑制T细胞活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高体内L蛋白基因表达量能预防肿瘤发生

B.阻断F蛋白与L蛋白结合可恢复T细胞的活性

C.T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效应T细胞可裂解癌细胞

D.L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能作为肿瘤治疗的药物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提高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促进芽生长

B.幼苗甲、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C.雄株丁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

D.雄株甲和雄株丁的培育过程中均发生了基因重组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诺如病毒是寄生于肠道细胞中的一种RNA病毒,感染此病毒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肠道细胞是否被诺如病毒感染

B.特定的抗体与诺如病毒结合可使其失去致病能力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为达成实验目的而进行的相应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

用苏丹Ⅲ染色后,再用酒精洗去浮色

B

除去粗提DNA中的蛋白质杂质

将析出物置于二苯胺试剂中并加热

C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

依次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

诱导外植体脱分化为愈伤组织

MS培养基中添加所需植物激素

 

 

A.A B.B C.C D.D

 

四、实验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

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 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菊天牛是菊花的主要害虫之一。科研人员将抗虫基因转入菊花,培育出抗虫菊花。下图是获得转基因菊花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

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作为标记基因,菊花叶片对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1)为了促进土壤农杆菌吸收重组质粒,可用__________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

(2)将重组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中,并插入到菊花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上,最终形成转基因植株。

(3)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一定浓度植物激素和________的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筛选转基因菊花。

(4)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菊花是否含有目的基因时,需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模板进行第一轮扩增。

(5)将转基因菊花嫩茎及叶片与人工饲料以适当比例混合后饲喂菊天牛2龄幼虫,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表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显著,说明转基因菊花对菊天牛2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科研人员以蚕豆为实验材料研究甲醇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甲醇溶液处理蚕豆,一段时间后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植株上典型叶片的大小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________的甲醇可促进蚕豆叶片生长,因此选取此浓度甲醇进行系列实验。

2)研究发现,喷施甲醇能够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且气孔开放程度显著增大,推测甲醇处理增加了_______量,使_________中进行的暗反应的速率提高。

3)为深入研究甲醇促进气孔开放的作用机理,研究者提取甲醇处理前与处理2h6 h后叶片细胞中的蛋白,用__________方法特异性检测F蛋白(一种调节气孔的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说明,甲醇处理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有研究表明F蛋白可与细胞膜上H+-ATP酶(可转运H+)结合。研究者制备了膜上含H+-ATP酶的细胞膜小囊泡,并在小囊泡内加入特定荧光染料,质子与荧光染料结合可引起荧光猝灭。在含有上述小囊泡的体系中加入ATPH+,测定小囊泡内特定荧光的吸光值,得到图3所示结果。

①体系中加入ATP的作用是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甲醇处理6h组吸光值比未处理组降低了约_____倍。

5)综合(3)、(4)研究结果,推测甲醇处理_______,从而改变保卫细胞的渗透压,导致气孔开放程度增大。

 

五、综合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千岛湖是1960年为建设水电站而筑坝蓄水形成的大型人工湖,人工湖构建以来气候变化相对稳定,1998、1999年发生大面积藻类水华。为探究这次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分析并调查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如下图。

(1)图1所示箭头所指方向____(能、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鲢鱼、鳙鱼与浮游动物的关系是______

(2)藻类水华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N、P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降低,原因一是藻类大量增生,由于藻类的____,导致夜间水体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另一原因是,藻类大量死亡,导致____(填“需氧型”、“厌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含氧量进一步减少。水中含氧量降低和藻类分泌的毒素都会引起水生动物死亡,加剧水体的污染,形成_____(正反馈、负反馈),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3)分析图2发现,“水体富营养化”学说不能很好解释1998、1999年千岛湖水华发生的原因,依据是_______

表1不同年份鲢鱼、鳙鱼数量相对值

年份

鲢鱼、鳙鱼

银鱼

1993-1997

6.66

5.43

1998-1999

2.16

7.72

 

 

 

(4)由表1、图1、2综合分析,湖中鲢、鳙主要捕食_____,由于渔业的过度捕捞以及银鱼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_____,使藻类数量增加,最终导致了水华的发生。

(5)由于千岛湖是人工湖泊,发育时间较短,因此生态系统的_____简单,稳定性较差。千岛湖水华现象警示我们,要降低人工湖泊水华发生的频率,可以采用_____措施。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SNP是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科研人员利用SNP对拟南芥抗盐突变体的抗盐基因进行定位。

(1)SNP在拟南芥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在不同DNA分子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存在大量SNP位点,某些SNP在个体间差异稳定,可作为DNA上特定位置的遗____

(2)研究者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拟南芥,处理后的拟南芥自交得到的子代中抗盐:不抗盐=1:3,据此判断抗盐为____性状。

(3)为进一步得到除抗盐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均与野生型相同的抗盐突变体(记为m),可采用下面的杂交育种方案。

步骤一:抗盐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

步骤二____

步骤三:____

步骤四:多次重复步骤一一步骤三。

(4)为确定抗盐基因在Ⅱ号还是Ⅲ号染色体上,研究者用抗盐突变体m与另一野生型植株B杂交,用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SNP1和SNP2(见下图)进行基因定位。

①将m和B进行杂交,得到的F1,植株自交。将F1植株所结种子播种于____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得到F2抗盐植株。

②分别检测F2抗盐植株个体的SNPI和SNP2,若全部个体的SNP1检测结果为____

SNP2检测结果SNP2m和SNP2B的比例约为_____,则抗盐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且与SNP1m不发生交叉互换。

(5)研究者通过上述方法确定抗盐基因在某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精确定位基因位置,选择该染色体上8个不同的SNP,得到与抗盐基因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如下表。据表判断,抗盐基因位于____SNP位置附近,作出判断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本研究,请例举SNP在医学领域可能的应用前景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抗体的结构如图所示,它有两条H链和两条L链。同一物种C区氨基酸序列恒定,不同抗体的结合抗原的V区氨基酸序列有差异。

1)抗体结构中的肽键数目为p,氨基酸数目为a,二者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

2)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将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_____检测以获得具有_____________特点的杂交瘤细胞。将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培养或放入____________培养箱进行体外培养,从细胞培养液中提取出单克隆抗体。

3)由于鼠源性抗体会使人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该抗体失效,科学家制备了嵌合性单克隆抗体,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推测嵌合性抗体应由鼠源性抗体的___________区和人抗体的___________区组合而成。

4)为进一步获得更符合治疗要求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对抗体结构进行精细研究,找到既不影响抗体空间结构又降低免疫反应的__________序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抗体结构进行人源化改造。这种人源单克隆抗体属于____________工程的产物。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