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7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生物膜上常附着某些物质或结构以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上附着核糖体,有利于对多肽链进行加工

B. 叶绿体内膜上附着光合色素,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C. 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分解丙酮酸

D. 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进行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时,人体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增加散热、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稳定

B. 内环境中的C02刺激大脑的呼吸中枢,加快呼吸,维持pH稳定

C. 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维持血糖稳定

D. 垂体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维持渗透压稳定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与实验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

B. 用50%酒精处理花生子叶,可以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

D.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以得到三倍体无子西瓜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肿瘤细胞一旦死亡就会释放钾离子到细胞外。钾离子通常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外增加的钾离子可降低免疫细胞活性,阻止它们的抗肿瘤功能。下列相叉叙述正确的是

A. 发挥抗肿瘤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

B. 细胞外高浓度钾离子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

C. 细胞外低浓度钾离子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

D. 死亡的肿瘤细胞释放钾离子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利用农作物①和②培育出⑥的过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Ⅱ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

B. Ⅰ→Ⅴ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C. Ⅰ→Ⅲ→Ⅵ的过程中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 在①②⑥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B.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

C. 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

D. 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0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于中午12 : 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对照组

实验组一

实验组二

实验组三

实验组四

实验处理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27

37

52

52

52

实验结果

光合速率/mgC02·dm-2·h-l

11.1

15.1

22.1

23.7

20.7

 

(1)小麦吸收光能的色素除了叶绿素之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这些色素分布在_________(填具体结构)。

(2)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0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    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3)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可推测,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4)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____________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葡萄糖糖耐量(指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受损(IGT)患者已成为最主要的潜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临床上用口服葡萄糖进行糖耐量检测的过程如下:

①检测前一天晚餐后即不再进食;

②检测当日空腹抽取静脉血2mL,立即送检;

③抽血5min后口服葡萄糖75g(溶于200〜300mL水中),时间记为0;

④服糖后每隔30min各抽取静脉血2mL,立即送检。

将检测数据绘制成如图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前一天晚餐后即不再进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口服葡萄糖30min后迅》速下降,在此过程中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有_______,调节其分泌的途径有血糖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和____________

(3)IGT患者血糖浓度变化与正常人相比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若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体内胰岛素作用效率低,则IGT患者的胰岛素水平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

(4)反馈在神经网络中广泛存在。闰绍细胞是脊髓内的一种抑制性神经元,如图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闰绍细胞共同支配肌肉收缩的途径。

①脊髓在反射弧中属于其中的___________。刺激a点,产生兴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膜对_______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内流。

②刺激b点,在图中________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闰绍细胞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如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填字母),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_________的能量。

(2)蚕同化的能量D=________(用字母和数学符号表示),一般情况下D/A的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_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3)蚕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蚕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流向鱼。向鱼塘中投入少量蚕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使物质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2n)野生型为红花,突变型为白花。研究人员围绕花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花色控制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定位,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请回答:

(1)在甲地的种群中,该植物出现一株白花突变。让白花植株自交,若后代_______________,说明该突变型为纯合子。将该白花植株与野生型杂交,若子一代为红花植株,子二代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比为3:1,出现该结果的条件是:

①红花和白花受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完全显性;

②配子具有相同成活率及受精能力并能随机结合;

③受精卵的发育能力及各基因型植株存活率相同。

(2)在乙地的种群中,该植物也出现了一株白花突变,且和甲地的白花突变同为隐性突变。为确定甲、乙两地的白花突变是否由相同的等位基因控制,可将____________杂交,当子一代表现型为_______

时,可确定两地的白花突变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控制;若子二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时,可确定扫花突变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3)单体(2n-1)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人工构建该种植物的单体系(红花)应有__________种单体。若白花由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将白花突变植株与该种植物单体系中的全部单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时,可将白花突变基因定位于_______________

(4)三体(2n+1)也可以用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若白花由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将白花突变植株与三体系(红花纯合)中全部三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二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时,可将白花突变基因定位。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三孢布拉霉菌能用来生产胡萝卜素,但该菌株的高产性状容易退化,需要定期筛选出高产菌株,研究表明菌体细胞内的[H]可将无色的TTC还原为红色复合物,且菌体细胞内[H]含量越高,还原能力越强,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强。请结合下列筛选菌株及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图回答问题:

三孢布拉霉菌液→梯度稀释→涂布到含有TTC的培养基上→挑取单菌落→扩大培养→收集菌丝并处理→萃取→鉴定

(1)工业生产上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除可利用上述微生物的发酵生产之外,还可以从植物中提取和从______________中获取。

(2)将菌液涂布到含TTC的培养基上,目的是筛选出______________,对照组需涂布等量的__________以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挑取单菌落时,若菌落周围______________,则菌株合成胡萝卜素的能力较强。

(3)从该微生物中提取胡萝卜素时,扩大培养后要收集菌丝进行的处理是粉碎和___________,以提高萃取效率。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

(4)鉴定萃取物中是否含有胡萝卜素时,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该方法也可用于分离色素,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现利用该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和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来生产预防和诊断该疾病的疫苗和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该RNA病毒获得A基因过程中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为______________

(2)制备A蛋白过程的核心是构建A基因表达载体,启动子和终止子也需要重新构建,以能被受体细胞的____________所识别,便于其催化转录过程。

(3)将提取的A蛋白重复注射到小鼠皮下细胞,目的是获得更多的_______________,而使获得________细胞的几率大大增加,再通过扩大培养提取单克隆抗体。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提取的_________来制备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用_________与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

(5)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___________的工程体系。沼气工程利用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