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安徽省高三仿真(一)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B. 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

C. DNA与磷脂分子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D. 不同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相同的,膜上蛋白质的种类、数量和功能也是相同的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B. 氧气浓度不会影响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对K+的主动吸收

C. 胞吞与胞吐均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D. Na+进出神经细胞均需要消耗ATP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并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下列据图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在19.3~21.3 h这个时间段,根尖细胞内可发生基因重组现象

B. 蚕豆根尖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存在的时间长

C. 在0~2 h这个时间段,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

D. 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 h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乙烯利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南瓜芽,三天后测得的胚轴伸长量如下表所示(“-”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且“+”越多,激素浓度越大)。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 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 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大,对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

C. 探究生长素促进胚根伸长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

D. 为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实验只需处理1个南瓜芽即可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是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代谢的部分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基因①②③一般不会同时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B. 当人体衰老时,因酶②的活性降低而导致头发变白

C. 苯丙酮尿症的患者会因为黑色素不能合成同时患上白化病

D. 基因①②③的功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控制,其中Bb位于X染色体上。A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 将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

B. F1雌果蝇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配子

C. F2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

D. F2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5/6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面是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请分析作答。

图1是利用通气法来测定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装置中通入气体的CO2浓度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将适量叶片置于同化箱中,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照强度下,让空气沿箭头方向缓慢流动,并用 CO2分析仪测定MN两处气体中CO2浓度的变化。图2是图1装置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通过计算而绘制的。

(1)当图1中MN两处气体CO2浓度相同,则同化箱中光照强度为________ klx

(2)图2中B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在A点之前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3)如果将该同化箱放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同化箱通入气体和通出气体的体积变化,则体积差值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如图为缩手反射弧结构以及痛觉信息的流向部分示意图,AB为反射弧上的位点。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刺激图中位点A,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肌肉,致使肌肉收缩,该过程_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活动。

(2)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为_____________。无意间,某同学被钉扎时有缩手反应,而医生在给他打破伤风针前做皮试时,他并没有把手缩回去,这说明缩手反射受__________的调控。

(3)当人被毒蛇咬伤后也会缩手,同时产生恐惧感,体内甲状腺激素和___________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要通过刺激位点AB及测量两位点电位变化情况,验证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特点,请简要说明操作流程及测量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植物篱是无间断式或接近连续的狭窄带状植物群。科研人员研究了蓑草、苜蓿构成的植物篱对小麦蚜虫(如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等)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研究的植物篱种植区分布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小麦蚜虫通常分布在小麦叶表面,刺吸植物体中的营养。一般应采用___________法调查小麦蚜虫的数量。

(2)图2是实验结果,实验表明苜蓿草区和蓑草区的蚜虫种群发生高峰期比对照区_____(选填“提前”或“延迟”),___________作为植物篱可以显著抑制小麦蚜虫的种群数量。

(3)种植苜蓿和蓑草为什么会对小麦蚜虫的发生产生不同的效果?研究者提取出两种植物的挥发物,并探究四种麦田昆虫对两类挥发物的反应,统计各组实验昆虫(试虫)中能趋向挥发物的昆虫平均数量,结果如图3。

(4)两类植物的挥发物均能引起七星瓢虫等的趋向表现;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明显减少,部分七星瓢虫就会另去他地觅食。这些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它在生态系统中具有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

(5)与苜蓿挥发物相比,蓑草挥发物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驱避作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挥发物能显著引诱猫蛛科蜘蛛。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青蒿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

(1)开黄花的青蒿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AABBaaBBaabb三个纯种白色青蒿品种,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程序。

Ⅰ.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随机交配得F2种子;

.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 F2自交,然后选择开黄色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

Ⅳ.重复步骤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原因是________

F2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_

F2植株中在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_

④ 有同学认为这不是一个最佳方案,你能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以缩短培育年限吗?请设计最快捷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胡萝卜营养价值高,被国内外营养专家誉为“小人参”,其中含有丰富的天然胡萝卜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请问答有关问题:

(1)工业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除了可以从植物中提取天然胡萝卜素外,还可以从养殖的岩藻中获得或者利用_________________生产。

(2)为了更容易地榨取胡萝卜汁,提高澄淸度,要加入果胶酶,该酶通常从真菌细胞中提取,筛选真菌细胞时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由于操作失误,某同学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微生物,欲确定其中是否含有纤维素分解菌。把微生物培养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并加入___染料,培养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表明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5)如图为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图,原料在加入前,一般要进行________处理。 [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该萃取过程采用的是水浴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入小鼠胚胎干细胞(ES)内,GFP基因若表达就会使细胞带有绿色荧光,继而利用带有绿色荧光的ES细胞培育出嵌合型的小鼠用于科学研究,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步骤①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在GFP基因的首端加入_________,有了它才能驱动GFP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GFP

(2)步骤②的受体细胞是小鼠ES细胞,ES细胞一般从囊胚的_________中分离得到。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__________,在培养ES细胞时,细胞充满培养皿底部后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

(3)图中重组囊胚在步骤⑤之前要先检测是否有__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___技术移入代孕母鼠子宫内继续发育。

(4)该小鼠诞生过程中涉及到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3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