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蚊子叮咬留下的寨卡病毒不断在全球引发疫情,会导致人发烧、出疹子、关节疼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寨卡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核酸、氨基酸、核糖体、霉和ATP繁殖后代

B. 人感染寨卡病毒后的一段时间内,会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C.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在人体活细胞内的寨卡病毒属于消费者

D. 寨卡病毒所含的细胞器仅有核糖体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有H2O生成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CO2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

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A. 全部正确    B. 有一个正确    C. 有三个正确    D. 全部不正确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苏丹Ⅳ染液可以使细菌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B. 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C. 提取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过量,纸层析是色素带颜色将变浅

D.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试验中,若溶解能使溴麝香草酚蓝由蓝变绿再变黄,则说明如溶液中产生了酒精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面图甲为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示意图;图乙表示医学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所引起的疾病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不同抗生素抑制细菌的作用情况,a~c分别表示某种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乙中表示促进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B. 图乙中③④分别表示抑制细菌DNA复制和转录

C. 吞噬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均有图甲中过程①②③

D. 图甲中,与相比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T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比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因型为Aa的豌豆种群不断自交,A基因频率与a基因频率的比值不断减小

B. 人体剧烈运动时,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不变

C. 小麦根尖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时,O₂消耗量/CO₂产生量一定等于1

D. 正在进行质壁分离的细胞,细胞内浓度/外界溶液浓度减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二倍体植物甲(2n=18)和二倍体植物乙(2n=18)进行有性杂交,得到F1不育。若用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的顶芽形成植株丙,丙开花后能自交得到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甲和乙都是二倍体生物,且体细胞中都含有18条染色体,所以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B. 若甲和乙杂交得到的受精卵,在发育初期来自甲的染色体全部丢失,而乙的染色体全部保留,则继续发育成的植株是单倍体

C. F1植株丙发生的染色体变化,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取叶绿体,先要破碎叶肉细胞,再用__________法分离。在甲图的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方向是_________;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________(填数字)。

2)在乙图中,若a图所示为阴生植物曲线,则阳生植物曲线与其相比,C点应_________移(左、右);由b图可知,30℃时植物能否显示生长现象?_________

3)从b图可以看出,用玻璃大棚种植蔬菜,应选择温度为_________左右,并且要选择________色的玻璃。

4)在甲图中的_________)属于同一种物质。在a图的B点时,植物体中,甲图中的质量关系是_______(>、=、<)。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从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体分布大量的            。肾上腺素能被体表黑色素细胞感知,原因是体表黑色素细胞膜上有         

2)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        (结构)

3)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1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无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等量的(2mL)鱼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无光/有光)处,约2h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某双子叶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该性状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

杂交实验1:紫花×白花;杂交实验2:紫花×白花;杂交实验3:红花×白花,

三组实验F1的表现型均为紫色,F2的表现型见柱状图所示。已知实验3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1对应的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种;如实验2所得的F2再自交一次,F3的表现型

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2)实验3所得的F1与某白花品种品种杂交,请简要分析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比例及相对应的该白花品种可能的基因型:

如果杂交后代紫花:白花=1:1,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如果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

3)该植物径有紫色和绿色两种,由等位基因N-n控制。某科学家用X射线照射纯合紫径植株后,再与绿径植株杂交,发现子代有紫径732株、绿径1株(绿径植株),绿径植株与正常纯合的紫径植株杂交得到F1F1再严格自交的F2.(若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个体死亡)。

F2中绿径植株占比例为1/4,则绿径植株II的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             

绿径植株的出现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则F2中绿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环境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五年

第八年

第十一年

A种群

5678

4321

78

46

10

B种群

0

380

3360

4567

6258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调查可采用______法,A种群与B种群之间存在的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A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调查期间B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___,从表中数据变化来看,造成B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

2A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稳定性下降。

3)对森林中的四个物种食物组成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如下表:

 

食物组成

物种甲

全来自植物

物种乙

4/5来自植物;1/5来自甲

物种丙

1/2来自甲;1/5来自乙

物种丁

2/3来自乙;1/3来自丙

 

在方框中绘制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食物网_______

 

 

 

 

4)该食物网中含有_______条食物链,若物种乙增加100kg,则至少消耗植物____________kg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根据相关知识,回答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相关问题。

(1)醋酸杆菌属于①__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②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2)在果酒制作中,温度是重要的控制条件,③____________左右的温度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④______________溶液进行检验。

(3)

①图中A代表代表 ⑤ _________ ,毛霉菌在-20℃长期保持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 ⑥_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②在配制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 ⑦_________ 左右,酒精含量过低,⑧_________ ,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Bt毒蛋白基因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分离出来的抗虫基因,因其表达产物Bt毒蛋白具有杀虫效果好、安全、高效等优点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基因。请回答下列有关转基因抗虫植物的问题:

(1)要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获取Bt毒蛋白基因,可根据Bt毒蛋白基因的部分已知序列,设计特异性①_________,再利用②_________技术扩增出Bt毒蛋白基因。

(2)构建重组质粒时,常用Ti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Ti质粒上具有③_________,它能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植株细胞)的 ④_________上。这种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⑤ _________法。

(3)要确定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后,是否赋予了棉花抗虫特性,在个体水平上还需要做⑥_________ 实验;若要检测具有抗虫基因的棉花是否产生了相应毒蛋白,在分子水平上可利用⑦_________ 方法进行检测。

(4)目前,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是社会争论的热点。如有些人认为转基因植物的种植会威胁环境安全;但也有人认为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⑧_________ 的使用,有利于减轻污染。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