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等校高二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是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淋巴、组织液        D内环境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

C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

D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解旋酶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骨骼肌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下丘脑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化学信号的转化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 

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

B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

C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耗氧量增加

D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发育加快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能是分泌细胞

B一种分泌物只能作用于一种靶细胞

C这种调节方式与神经调节相比作用范围广

D分泌物的作用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病毒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EV71侵入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

B效应T细胞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EV71入侵的细胞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患儿感染EV71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2、细胞3、细胞4、细胞5

CHIV入侵人体后,主要侵染人体的细胞2

D物质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其次增加的是GAIAA,参与有机物向子粒的运输与积累

C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已知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浓度相同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产生的促进生长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为了验证NAAIAA的这种差异,用胚芽鞘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的单一变量是IAANAA的不同,无关变量是IAANAA的浓度、胚芽鞘、生长条件等

B本实验可以通过测量胚芽鞘的弯曲程度或生长长度来记录实验结果

C胚芽鞘首先要去掉尖端,排除自身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NAA产生的促进作用大于IAA,所以实验中NAA的浓度可以略小于IAA的浓度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箭头表示单侧)(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1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对茎切段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

B2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作为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除草剂

C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一定在E

D4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AD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细胞分裂素作用的是  

A促进肌肉细胞的分裂

B延缓叶片衰老

C促进果实的成熟

D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脱落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破坏

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长素和生长激素联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有机物

B在生物体内含量都很少

C都是活细胞产生的

D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  

A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检验或修正数学模型

B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C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

D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

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关于如下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

B迁入率由序号4或序号5代表

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

D序号67依次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右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O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

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从裸露的岩石上长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发生在裸露岩石上的群落演替顺序正确的是  

A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

C草本阶段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D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同一草原上的羊和牛,同一草原上的狼与羊,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构成的植物体。以上4种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  

A竞争、捕食、寄生、共生

B竞争、寄生、捕食、共生

C寄生、共生、竞争、捕食

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形成的

B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组成了生物群落

D生物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滴加在盖玻片的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D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样方法选择的样方大小以包含的种群个体数越多越好

B标记后重捕时,间隔时间越近越好

C2,4D促进插条生根时,高浓度应当浸泡枝条

D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调查时,记名计算法用于个体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

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运到细胞外

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也高

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丧失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

蝌蚪存活率

1

0

87

7

40

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

8

20

37

10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也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c为竞争关系

Dabbc为捕食关系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过程造成的

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过程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O2浓度最高的是B

B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而进行的

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

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

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是甲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

 

详细信息
44. 难度:中等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单位为kcal/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B辐射的太阳能中仅有1%左右的能量被生产者利用

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和被分解者利用

D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利用图中A的所有能量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初级消费者

B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详细信息
46. 难度:中等

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

A600 g            B900 g           C1 600 g            D5 600 g

 

详细信息
47. 难度:中等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积累的不能分解的物质越少

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详细信息
48. 难度:中等

如图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作用的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来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值大小可以作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B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

C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负相关

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

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详细信息
50. 难度:中等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

B自然界的草原返青时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采食的信息

C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

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51. 难度:中等

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内赤霉素合成的主要部位是未成熟的种子、          等。

2赤霉素的主要作用包括: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             

3由实验可知,茎伸长受抑制的因素包括:              。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是通过抑制       内源/外源赤霉素而发挥作用的。

4实验中植物茎的             答两点等均是实验的无关变量。人工合成的赤霉素类似物相比植物体产生的赤霉素具有               答两点优点。

 

详细信息
52. 难度:中等

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下。思考并回答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属于第____营养级。

2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____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3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答图中文字

4若图中丁灭绝,短期内丙的数量将      

 

详细信息
53. 难度:困难

某弃耕地的一条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2)因只能由捕食者食用被捕食者,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田鼠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中的能量。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种快速的调节方式属于     (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可见,信息能够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细信息
54. 难度:简单

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据图回答:

1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2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       的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污水不能过量流入人工湿地,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

3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若将其改造为湿地公园,则群落的演替方式为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