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宁夏石嘴山市高三上学期10月考生物1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髙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D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图为小麦和蓝藻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与小麦细胞都含有生产蛋白质的车间

B蓝藻与小麦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蓝藻细胞与小麦细胞在结构上的一个相同点是都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成分有差异

D这两类细胞都具有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其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A. 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 元素CHONP是组成ATPRNA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

C. 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D.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 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 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 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经测定,某多肽链分子式是C21HxOyN4S2,其中含有一个二硫键(—S—S—)。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几种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4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下列关于该多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多肽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分别是苯丙氨酸、亮氨酸和半胱氨酸

B. 该多肽中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0 5

C. 该多肽形成过程中至少需要3tRNA

D. 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量减少了54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化合物am参与化合物b的构成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为腺嘌呤,则b可能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 在噬菌体、烟草体内b均为4

C. a为核糖,则ADP脱去一个磷酸后,可形成b

D. a为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可存在于HIV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质量百分比)中,因水的含量多,故O的含量最多,H次之

C. 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

D. 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肌无力症状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以上细胞或细胞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和纤维素

B能够通过二分裂增殖的只有丁

C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

D在植物细胞中一定同时存在甲、乙、丙三种结构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真核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在结构上没有直接相通,但是当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膜(粗面内质网〉连接到髙尔基体膜上时,内质网膜常常失去核糖体,变成光滑的、无颗粒的膜(滑面内质网),与高尔基体膜极为相似。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细胞进化的过程中,高尔基体可能是由内质网转变而来的

B. 在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膜可以通过髙尔基体分泌的小泡实现更新

C. 细胞膜上糖蛋白含量较高,这与细胞膜的识别、运输功能相适应

D. 生物膜结构和成分相似,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为生物膜之间的转化提供了可能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它能干扰疟原虫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疟原虫的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具有的生物膜种类相同

B. 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C. 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疟原虫细胞内能量的供应机制受到影响

D. 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明显下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霉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酵母菌、乳酸菌在内质网上都附着有核糖体

D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有细胞壁,都含有DNARNA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为①②③④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对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

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

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ASARS病毒最可能属于

B肯定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

C衣藻与洋葱根细胞都属于

D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C. 被动运输都是顺相对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

D. 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膜上载体蛋白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为番茄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并选出下列不正确的说法

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有很大的不同

B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以进一步促进根对K+的吸收,而表现为M1曲线

C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像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

B. 图丁可代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C. 环境中氧浓度变化对图示代表的所有运输方式均有影响

D. 抗体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均与戊图代表的方式相同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搪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 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 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 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 a Mb表示,图2、图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l、图3液面上升的高度hl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MB。则达到平衡后

A. hlh2MaMb    B. h1h2 MaMb

C. hlh2MaMb    D. hlh2MaMb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图1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图2表示细胞呼吸时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情况,图3表示氧气浓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某些植物细胞中可以同时发生图1所示的所有过程

B. 图3中能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呼吸速率的影响

C. 图3中C点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图2中氧浓度为d时一致

D. 图2中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中能通过图1所示①②过程产生C02和 H20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

B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

C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D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时产生的

B记忆细胞无增殖分化能力

C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D分裂的细胞不能合成蛋白质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C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D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 时,a点上移,b点左移,d点下移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B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

C连接edcd,并从e左侧通气,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Df中的液面有石蜡油,并形成油膜,连接fd,并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下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o表示淀粉酶催化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却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Tb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升高,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高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o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⑥产生CO2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

⑦有H2O生成一定不是无氧呼吸

A②③⑥            B②⑥⑦         C①④⑤⑦           D⑤⑥⑦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

B从图分析可知,该植物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

C131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实际光合作用的先增后降

D恒定在上述14 ℃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30 mg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对于下列4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氧气浓度为a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

②乙图中b点代表光饱和点,bC02固定量为16

③丙图中,光照强度相同时,t2℃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大

④丁图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e代表类胡萝卜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有错误的是

A甲为光合作用,乙为呼吸作用

B甲中的H2O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H2O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中

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

D甲过程全在叶绿体中进行,乙过程全在线粒体中进行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升高

B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

C曲线中C点产生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D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部分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3456中所含酶的种类和功能均相同

B叶片呈绿色是由于3上含有色素,同时在3上能将光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

C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图中的45

Da细胞器中可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b细胞器中则会发生CO2C3C6H12O6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