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某些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3过程发生场所为基粒类囊体薄膜,6、9过程发生场所为叶绿体基质

B4过程发生场所为叶绿体基质或线粒体内膜

C2、5、7、8过程都产生ATP

D4、6、9过程一定消耗ATP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研究人员以发菜藻体中分离发菜细胞进行液体悬浮培养,并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PH下测定离体发菜细胞液中的溶解氧变化,再计算该时间段内发菜细胞的光合产氧速率或呼吸好氧速率,结果如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开始时,需测定离体发菜细胞液中的最初溶氧量

B. 图乙结果表明发菜细胞对碱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C. 发菜细胞培养的最适温度是25°C左右,因为实际光合速率最大

D. 发菜细胞在pH70,在适应光照强度下持续培养10h后转入暗室继续培养至24h,可积累葡萄糖1125mg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一定浓度的C0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光饱和时C02吸收量mg/lOO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02释放量mg/lOOcm2叶小时

A植物

1

3

11

55

B植物

3

9

80

15

A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B当光照强度超过9klx时,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

C当光照强度为9klx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45mg/lOOcm2小时

D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02量的差值为4mg/lOOcm2小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适宜光照下,给密闭玻璃装置中的小麦提供14C标记的C02,下列对暗反应阶段叙述正确的是

A14CO2固定后14C直接进入C5

BC02固定的同时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3中的化学能

C暗反应产生的14C6H12O6可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再产生14CO2

D光照强度突然变弱时,短时间内C3含量会升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HIV艾滋病病毒感染T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的降解则是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而HIV的感染造成T淋巴细胞核DNA处于题图所示的

AI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Ⅳ阶段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胞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果蝇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就会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A第1次     B第2次     C第3次        D第4次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图①表示一个正在分裂的雌性动物细胞,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处于图②中的BC段

B此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的几率是0

C图①下一个时期的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

D图②中CD形成的原因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CD、GH、MN段

B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DE、NO段

CGH段和0P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MN段DNA含量可以是AB段核DNA含量的2倍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跑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细跑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很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图一表示某动物箝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在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状况下该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只发生在a段

B从a段的起点开始,到b段的终点为止,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C正常情况下,b段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Da,b段均出现过一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如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一分裂时期示意图。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A该时期细胞中核糖体功能最为活跃

B此时细胞中有四个中心粒

C该图反映细胞进行基因重组

D只要不发生基因突变,就可判断4上相应位置的基因是B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对XY型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同时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不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

B正常情况下,同时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XbXbY色盲的儿子。如果异常的原因是夫妇中的一方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一次差错所致,则这次差错一定发生在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某种变化,使得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分别为A、a,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这种变化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如下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请推测II一2与II一3这对夫妇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A1/4    B1/9    C1/36    D1/18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这种蝴媒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A♀Yy×♂yy      B♀yy×♂YY

C♀yy×♂yy     D♀Yy×♂Yy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A、1:0    B、1:1    C、2:1     D、3:1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髙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3:1:5       B5:1      C9:6     Dl:1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已知一批碗豆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BB和Bb的种子数之比2:1,将这批种子种下去,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BB、Bb、bb的种子数之比为

A3:2:l      B4:4:l       C9:2:1        Dl:2:l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编号
 

1
 

2
 

1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2
 

注入蔗糖溶液
 


 

2mL
 

3
 

注入斐林试剂
 

2mL
 

2mL
 

4
 

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2mL
 

2mL
 

5
 

隔水加热
 

5min
 

5min
 

6
 

观察试管中液体颜色
 


 


 

 

1)此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的         性。

2)此同学预期        号试管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3)此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发现分析12号试管中都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3)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步骤     (注:可直接用上表步骤中的数字表示,需增加的步骤可用文字补充).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面图甲表示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①~④表示细胞中的染色体;图乙是某同学绘制的相关的坐标曲线图。

1图甲所示细胞的名称为      ,对应图乙的       段。

2根据图甲推断,此动物正常体细胞最多有       条染色体。

3理论上讲,图甲的细胞分裂结束产生的4个精子,其染色体组成共有     种。

4若A、a、B、b分别位于①②③④染色体上,而此细胞分裂结束最终产生了AB、aB、Ab、ab4种精子,其原因之一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       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5图乙中BC段和HI段都发生了核DNA增倍的现象,其原因分别是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引起气孔开闭。为了探宄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实验的分组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分组:甲组:蚕豆叶片+lOOmLpH为7的KC1溶液+太阳光照

乙组:蚕豆叶片+lOOmLpH为7的KC1溶液十黑暗处理

丙组:蚕豆叶片+lOOmLpH为45的KC1溶液+太阳光照

丁组:蚕豆叶片+lOOmLpH为7的NaCl溶液+太阳光照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制片观察每组烧杯中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开闭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完全未开放(%)

半开放(%)

关闭(%)

甲组

40.0

42.0

18.0

乙组

1.0

11.0

88.0

丙组

21.0

42.0

37.0

丁组

15.0

25.0

60.0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与气孔的开闭调节过程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                       

3请根据上表数据用柱形图表示Na+和K+对气孔开闭影响的实验结果。

4为进一步探究Na+和Ca+对豌豆叶片气孔开放的复合影响,请补充设计思路。

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再取三个烧杯编号,分别加入100mL的          和蒸馏水。

②在暗处理的同一蚕豆叶上撕取下表皮若干,分别置于上述三个烧杯中。

③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和pH条件下照光4h左右。

                ,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在某一封闭饲养的有毛小鼠繁殖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小鼠生产的一窝鼠仔中雌雄都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全身裸露无毛,并终身保留无毛状态。为了研究无毛小鼠的遗传特性,科研人员将无毛小鼠与亲代有毛小鼠杂交,生产出10只无毛小鼠和12只有毛小鼠,其中无毛雌、雄小鼠各5只;有毛雌小鼠7只,雄小鼠5只;无毛小鼠之间相互交配,后代全为无毛小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鼠无毛性状由位于         染色体上的            基因控制。

2利用无毛小鼠与亲代有毛小鼠杂交得到的小鼠为实验材料,理论上有四种交配方案能获得无毛小鼠。方案一是将无毛雌小鼠与无毛雄小鼠交配,方案二是将无毛雌小鼠与有毛雄小鼠交配,方案三是将            ,方案四是       

3已知无毛雄鼠生育能力正常,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由于无毛小鼠有极大的科研价值,科研人员需要将其扩大繁殖,上述四种方案中的最佳方案是         ,该方案的优点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