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云南曲靖第一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交叉互换      D上述细胞中有8个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孟徳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荠菜和纯合的结卵圆形果实荠菜杂交,F1全到结三角形果实,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结卵圆形果实植株=1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F1测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

B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结卵圆形果实荠菜自交,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D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有三种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②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③确定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与该图不相符的是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图中两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相同

C图中现象可表示酵母菌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中

D图中合成相关物质时,碱基配对方式有不同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 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 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以下有关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B没有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体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B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就意味着形成了新物种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生理过程可以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A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    B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

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    D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③依次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髙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减少

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只与神经和体液调节有关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渗透压下降,③处渗透压明显上升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人血浆中有氨基酸、葡萄糖、抗体、胰岛素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激素是不为细胞提供能量

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活动

C激素作用后就被灭活

D激素运输到全身,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痛的几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

DHIV主要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 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 ④影响渴觉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如图为人体内体温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上图可反映出激素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C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D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

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由图可得结论,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抑制和促进

B由该图的结果能判断 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

C为探究3μmol/L的激素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4种培养基

D由图可知激素类似物甲促进微型月季生根的最适浓度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以物质为载体,不断地进行循环利用

B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强

C利用样方法调查稻田中稗草的种群密度时,应在稻田中稗草密集的地方取样

D森林中植物的分层分布,能提髙光能利用率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A150只     B300只     C200只     D大于300只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A蝙蝠的“回声定位”这一物理信息使得蝙蝠能够捕食猎物,躲避敌害

B菊花接受的日照长短这一化学信息使得菊花能够适时开放

C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D植物间也存在信息的传递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模拟苍蝇后翅平衡棒的原理,研制出的新型导航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D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正确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往往是科学家们成功的关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运用____________法,用纯种的黄色圆粒碗豆和绿色皱粒碗豆做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的杂交、F1的自交、F1的测交三组实验,最后得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在现象分析阶段完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__,在检验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__。

2孟德尔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提出的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说是: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___________。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利用类比推理,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理由是____________。请你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断基因与DNA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及所在的团队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中实线方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合成靑蒿酸的中间产物FPP如图中虚线方框内所示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mRNA通过_________________进入细胞质,完成过程②需要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或结构的参与。

2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__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 ,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占所比例为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蛇毒是毒蛇分泌出来的一种含有多种酶类的毒性蛋白质、多肽类物质,也是毒蛇咬人后引起中毒反应的物质,分为神经性毒液和溶血性毒液。下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

2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乙,α-银环蛇毒是一种______________毒液。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______,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表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106kJ,标问号处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回答下列问题:

1该弃耕农田将经历_______________演替,演替的结果是将形成顶级群落。在此过程中土壤微生物起到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灌木群落中植物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价值。

3当田鼠种群中有鼠疫发生时,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4若田鼠为该荒地唯一植食性动物,田鼠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___营养级的能量。能量在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

5该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 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正当中国各界激烈争论转基因水稻安全问题之际,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郊外的一片稻田里,一种被称为“金色大米”的转基因水稻已经悄然收获。这种转基因大米可以帮助人们补充每天必需的维生素A。由于含有可以生成维生素A的β一胡萝卜素,它呈现金黄色泽,故称“金色大米”。“金色大米”的培育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 GATCC一,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ATC—

1图中a、b所示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在构建c的过程中,目的基因用______________限制酶I或限制酶II进行了切割。检验重组载体导入能否成功需要利用______________作为标记基因。

3过程e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若希望该转基因水稻生产的“金色大米”含维生素A含量更高、效果更好,则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工程手段对合成维生素A的相关目的基因进行设计。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