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

B.由图2可知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C.由图2可知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

D.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起关键作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设计的叙述,有几项是错误的(  )

①2,4﹣D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

②取多个烧杯,分别装有等量不同浓度的2,4﹣D溶液,还需要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作空白对照;

③所选取的枝条必须从同一植株中选取;

④枝条大小、长短、芽的数量相近,放入烧杯中要基部朝下;

⑤每个烧杯各放一个枝条  

⑥每天测量每组枝条的根总长度.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大豆田中的单子叶杂草

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植物激素种类多样,调控机制复杂.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下列述叙正确的是(  )

A.单侧光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是极性运输

B.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的现象不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C.赤霉素与生长素可协同促进生长,而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可形成拮抗作用

D.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生长、分裂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⑦是花盆转盒不转  ⑧花盆和盒一起转)(  )

满分5 manfen5.com

A.①②⑤⑧ B.②⑤⑦ C.①③④⑥ D.②⑤⑧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满分5 manfen5.com B.满分5 manfen5.com C.满分5 manfen5.com D.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B.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

C.甲最可能代表脱落酸

D.甲、乙、丙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

A.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

B.吲哚乙酸处理插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

C.预实验的作用是减小实验误差

D.应选择叶片较多的扦插枝条,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更容易成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

B.生长索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C.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图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

B.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C.若幼苗表现出向光性,且向光侧的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浓度大于f小于2f

D.若水平放置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近地侧浓度为g,则远地侧浓度可能为2f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图1为一株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2为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扞插枝条后生根的情况(其中浓度为0的是对照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图1中的幼苗根尖极性运输方向从分生区到伸长区

B.图1中的根尖、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因横向运输导致其在根尖、茎尖的两侧分布不均匀

C.图2所示实验的对照组表明扦插枝条不受植物激素的作用时也能生根

D.图2所示实验的结果表明生长素类似物在促进枝条生根方面表现为两重性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竹林的竹子长势不整齐,有高株、矮株,说明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外来物种加入某森林后形成一个新种群,可能会造成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C.研究物种丰富度可在种群层次和群落层次进行

D.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替代的过程,就叫演替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面是对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其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选取样方 ③计数 ④计算种群密度 ⑤挖出所有个体.

A.①②③④     B.①⑤②③④

C.②⑤③④     D.①③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生物个数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某河流的河底和河岸生长的植被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群落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D.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是记名计数法和目测估计法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

B.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C.池塘养鱼过程中人为持续投放饲料,增加溶氧等措施可以增加鲈鱼种群的K值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如图是关于某种群的增长曲线其中曲线X表示在理想环境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Y为在现实环境中的种群增长变化.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从b至c的过程中,种群增长速率减小,数量逐渐增大

B.曲线X与曲线Y之间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可表示生存斗争中淘汰的个体

C.环境阻力在b点以后开始出现

D.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

D.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若C的食物中D占满分5 manfen5.com,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要使C体重增加10kg,至少需要为325kg

B.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C、D、E

C.若火山爆发将上述生态系统毁灭,在火山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D.此图示可以表示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检测,科研小组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B.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C.调查期间种群蚜种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

D.调查棉蚜种群数量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得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

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盖上盖玻片显微镜观察计数

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细胞内一定含有叶绿体,一定能固定CO2,都位于能量金字塔的同一营养级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并释放出能量,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植物也不一定都是生产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是必不可少,而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作用,所以生态系统中可以没有消费者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B.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a、b、c都有可能是细菌

D.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描述的是(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原生演替(初生演替)的是(  )

A.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

B.从冰川泥土开始的演替

C.从荒废农田开始的演替

D.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 (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b=h+c+d+e+f+i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满分5 manfen5.com×100%

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曾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右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储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单位:102KJ/m2/a

 

GP

NP

R

15.91

2.68

13.23

871.27

369.69

501.58

0.88

0.34

0.54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26

192.59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

B.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加

C.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D.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1.3%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和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都有助于缓解生物间的竞争

B.外来物种入侵某生态系统后形成一个种群,可能会造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

C.研究物种丰富度只能在群落层次进行,在种群和生态系统层次中均无法研究

D.流入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B.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

C.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在10年内大山雀的种群数量第4年种群数量最大

B.2~6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

D.第8年种群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的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某生物学研究小组观察到某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根据下表中的信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休息时间

与其他物种关系

进食时间

其他活动

物种A

20%

15%追逐物种B

55%吃种子E

10%

物种B

20%

25%被物种A追逐

45%吃种子E

10%

物种C

75%

15%吃物种A

10%

 

物种D

75%

20%吃物种C

5%

 

 

A.物种A、B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与物种A、B相比较,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食物中含蛋白质、脂肪较多

C.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能量由C至D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D.碳元素进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A开始的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已知某生态系统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其中乙、丙和丁之间的营养级关系是乙→丙→丁,甲和乙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0~a时间段内,丙和丁的数量变化都增多

B.如果该生态系统内还有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存在,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C.该生态系统至少有4个种群,由这些种群组成了生物群落

D.a~b时间段内,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导致甲、乙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丙数量增多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只受本身密度制约

C.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D.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田鼠种群密度时,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在﹣200~3 800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满分5 manfen5.com来自于兔子,满分5 manfen5.com来自于鼠,满分5 manfen5.com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 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  )

满分5 manfen5.com

A.600 g    B.900 g    C.1 600 g    D.5 600 g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图甲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太阳能、热能

B.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同化固定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Ⅰ、Ⅱ、Ⅲ、Ⅳ中的生物构成群落

D.若该自然生态系统为一湖泊,由于环境因素的变迁,经过若干年后演变为一森林,此属于次生演替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一定大于①

B.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

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满分5 manfen5.com×100%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如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现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注:图乙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c1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包含在其所同化的能量中的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研究发现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和吲哚乙酸(IAA)的促进作用不同.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A和IAA的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实验小组同学以小麦胚芽鞘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填空):

第1步:取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小麦胚芽鞘若干,并切去尖端4mm,然后浸入蒸馏水中1h.

第2步:选取处理过的胚芽鞘,每10条为一组分别放入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甲组)和IAA溶液(乙组) 中.

第3步:避光且温度保持在 25℃条件下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并求两组胚芽鞘长度的平均值.

(2)预测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①若      ,说明生长素类似物A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

②③略.

(3)实验分析:

①实验中要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原因是      ,将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     

②每一组要10条,而不是1条的原因是     

③如果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IAA溶液处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发现有两个不同浓度的IAA培养液培养的胚芽鞘的平均长度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如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表乙是对图甲中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图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若图甲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      (填数字).

(2)若图甲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①过程表示的是     

(3)表乙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则R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02 kJ.m﹣2.a﹣1

(4)图丙若添上      可以构成群落,再添上      可以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5)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在农田生态系统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