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河南三门峡市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

B.体液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胃中的牛奶

口服的肠道中的抗菌药物

肌肉注射青霉素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⑦⑧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如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E表示感受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①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两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B.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C.②处进行电刺激,则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

D.①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神经递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射弧组成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在甲图中,①②分别表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

B.根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判断乙图中的a、c为兴奋部位

C.乙图中在神经元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都是由b流向a、c

D.甲图中的①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上进行单向传导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

C.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D.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浆细胞,c代表抗体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大熊猫常被作为友好使者运送到国外,其在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紧张等刺激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属于神经调节

B.M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等特定的靶细胞

D.大熊猫在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先下降再恢复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不同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不尽相同,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单细胞动物只有体液调节,而人体内则具有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兴奋的传递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有的内分泌腺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可看做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D.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兴奋在神经元内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刚宰杀的家兔探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3号瓶、4号瓶、5号瓶对比说明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影响TSH的分泌

B.2号瓶和5号瓶对比说明垂体对下丘脑分泌TSH有促进作用

C.1号瓶、2号瓶、3号瓶对比说明TSH是由垂体分泌的

D.3号瓶、4号瓶对比可知,甲状腺激素对T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淋巴因子

C.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D.人体内的巨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的是      (  )

A.大量饮水

B.血容量减少

C.食用过咸的菜肴

D.血浆电解质浓度增加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机体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抗原物质既可以与抗体结合,也可以被T细胞识别

B.抗原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后,抗体就会与相应的组织细胞结合,刺激细胞消化抗原

C.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广泛分布于内环境中

D.记忆细胞可以接受同一抗原物质的刺激增殖、分化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相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

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接种不同的疫苗都能使抗体甲产生量增加,使免疫反应加强

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相应抗体产生的速度快、数量多

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

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  )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    (  )

A.参与体温调节

B.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

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当某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 其主要原因是         (  )

A.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抑制

B.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其生长受抑制

C.顶芽附近的脱落酸浓度较高,其生长被促进

D.侧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其生长受抑制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遗传学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

B.图中的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

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D.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观察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他的设计和分析合理的是      (  )

A.可以将扦插枝条生同样数量的根所用时间或相同时间内的生根数量作为观测指标

B.实验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萘乙酸溶液的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扦插枝条生根

C.实验中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存在一定的梯度

D.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在图示④过程中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B.从图中可以看出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C.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可在生物群落中循环利用

D.若M表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①过程能量值为②与③过程对应的能量值之和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绿藻上升    B.白鲢下降

C.水溞下降    D.乌鱼上升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等式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B2=A×(10%~20%)

B.A=F+B1+C1+D1+E1

C.A-(B1+B3)=C1+C2+C3

D.C3=B2×(80%~90%)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 kg要吃10 kg小鸟,小鸟增重0.25 kg要吃2 kg昆虫,而昆虫增重100 kg要吃1 000 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  )

A.0.05%    B.0.5%

C.0.25%    D.0.025%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下列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  )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向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 (  )

满分5 manfen5.com

A.M代表光能,N代表热能,P代表无机盐、CO2

B.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

C.图中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D.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如表所示。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 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 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下列有关计算不正确的是(  )(单位:百万千焦)

种群

同化量

净生产量

(净同化量)

呼吸

消耗

传递给

分解者

传递给下

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

的能量

 

 

65.5

3.0

15.0

41.5

14.0

5

 

0.5

2

2.5

2

 

1.4

微量(不计)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百万千焦

B.甲净生产量为59.5百万千焦

C.乙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9百万千焦

D.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为14.3%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甲、乙、丙、丁的全部生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量

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D.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若图中A表示某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B表示同化的能量

B.图中C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C.图中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D.图中a值与c+d+e的值相同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大气中CO2量的变化与碳循环有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

B.大气中CO2量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有关

C.食物链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D.大气中CO2的含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  )

A.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

C.保持生态平衡

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不矛盾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困难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组别

接种物

总人数

癌前病变人数

A(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A1[来

对照剂

7863

83

A2

疫苗

7848

4

B

(接种前检出HPV DNA)

B1

对照剂

1125

126

B2

疫苗

1121

125

(1)人体接种该疫苗后,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______会迅速繁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________。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2)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________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3)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___________清除体内HPV。

(4)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______________。

5)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      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       ,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         ,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导的兴奋称为          

(2)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        不同;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          ,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

(3)当给某部位受损的人热刺激时,可在整个传入通路中记录到正常电信号,但未产生感觉,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4)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图中a线段表示____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_______,此时Na____ (内、外)流。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43. 难度:困难

如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_________。

(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满分5 manfen5.com

①脱落酸能抑制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详细信息
44. 难度:中等

红树林是湿地自然保护区,它由滩涂、红树林、围基鱼塘等部分组成。某中学兴趣小组对红树林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生态系统调研活动,请回答调研中的有关问题。

(1)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应采取的调查方法是        

(2)兴趣小组成员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①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

②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此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是         _。从食物链的角度看,图中共包含了    个营养级。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        

③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则黑脸琵鹭增重0.1kg,至少需要生产者            kg。

(3)红树林具有明显的净化污水的功能,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看,这是属于               价值。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你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1)材料和用具:年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若干只,胰高血糖素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血糖测量仪等。

(2)方法与步骤:

A.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干只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并记录它们的________。

B.用注射器给甲组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给乙组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

C.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并记录两组鼠的血糖含量。

(3)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