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 选项 细胞 细胞核 光合作用 染色质 细胞全能性 细胞周期 A 绿藻细胞 无 有 无 无 有 B 固氮菌细胞 有 无 有 有 有 C 兔成熟红细胞 无 无 有 有 无 D 蜜蜂卵细胞 有 无 有 有 无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生物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所有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和绿色的细胞质 C.蛋清中加入食盐出现白色絮状物,这是在食盐作用下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而析出的 D.将细菌细胞壁分离处理后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可能含有糖类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对生物体内水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幼儿身体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时,代谢越活跃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中既产生水也消耗水 C.细胞吸水是水分子从相对含量高向相对含量低跨膜运输的过程 D.心肌含结合水相对较多故结构坚韧,但其自由水仍多于结合水
|
4. 难度:中等 | |
现有2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2010个,羧基有2040个,则由此合成的5条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是( ) A.1995 2005 2035 B.1995 5 5 C.1995 15 45 D.2005 10 40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组成元素共有一百多种 B.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差异 C.淀粉、纤维素、乳糖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D.糖蛋白、抗体、受体、限制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细胞及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 A.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B.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DNA分子的多样性由碱基的种类决定 D.精瘦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 ①抗体的合成和加工过程均需要生物膜系统的参与 ②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是以胞吐的方式进行的 ③高尔基体中的蛋白质类激素运输到细胞外经过的生物膜层数为2层 ④利用人工膜技术制成的微球体可将抗体、酶、核酸等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体的化学组成和HIV病毒相似,其形成与核仁有关 B.人体内的激素并非全由核糖体合成 C.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固定光能的主要场所 D.内质网、高尔基体是分泌蛋白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膜、核糖体等结构 B.分泌蛋白合成、分泌过程的实验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视野中观察到植物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处于分离状态,据此不能判断该细胞正在失水 D.伞藻的嫁接试验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内层核膜常与内质网膜相连 B.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核主要由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构成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核糖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通过细胞核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
11. 难度:中等 | |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结论(假说)错误是( ) 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 B.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是红细胞表面积2倍,说明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构成 D.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12. 难度:中等 | |
为了研究小肠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方式,实验小组制备了若干不同条件下的小肠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如下现象:①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果糖溶液中均先皱缩后膨胀;②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过的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中皱缩,在10%的果糖溶液中先皱缩后膨胀;③加入抑制载体蛋白活性物质的装片中,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果糖溶液中均皱缩。则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方式分别为:( ) A.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C.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
|
13. 难度:中等 | |
某物质常温下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提高果汁产出量,使果汁变得清亮,对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氨基酸和核苷酸组成 B.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纤维素 C. 在低温条件下会失去活性 D.在蛋白酶作用下可能会被降解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用淀粉酶,检测试剂用斐林试剂 B. 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用淀粉酶,检测试剂用斐林试剂 C.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温度、PH属于无关变量 D. 可通过检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是细胞内所有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B. 水的光解过程不需要ATP,C3的还原需要ATP C. 长跑时水解ATP的速率要比合成ATP的速率快得多 D. ATP脱去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即可成为合成DNA的原料
|
16. 难度:中等 | |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类型,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不考虑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酵母菌的能量只来自培养液中的葡萄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装置有色液滴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代表了有氧呼吸速率 B.乙装置有色液滴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代表了无氧呼吸速率 C.若甲乙装置向左、右移动距离均为3个单位,则两个装置内的酵母菌共消耗葡萄糖2个单位 D.若甲乙装置液滴均不移动,则表明酵母菌无生命力
|
17. 难度:中等 | |
以下关于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提取色素时未加碳酸钙将会使蓝绿色的色素带变窄,橙黄色的色素带基本没变化 B.由于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得到四条色素带 C.溶解度最大的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近 D.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b
|
18. 难度:中等 | |
小麦植株在不同光照条件下,1小时内O2产生总量和CO2释放量如下图所示,假设呼吸底物为糖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光照强度为a时,植株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 光照强度为b时,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C. 光照强度为c时,植株1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为6个单位 D. 光照强度为d时,植株1小时内向环境释放的O2量为2个单位
|
19. 难度:中等 | |
恶性肿瘤,俗称为癌症,占疾病死亡比率的22.17% ,位于所有疾病之首,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癌变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结果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存在对正常细胞是有害的 C.细胞的癌变可能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有关 D.细胞癌变一般不会通过生殖细胞传给下一代
|
20. 难度:中等 | |
以下有关细胞和细胞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NaOH扩散的深度代表物质运输效率 B.洋葱根尖解离后应立即染色,否则影响染色效果 C.减数分裂的观察宜用动物的睾丸或卵巢 D.有丝分裂的观察可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此处细胞呈正方形
|
21.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核裂解和重建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有丝分裂,则①→②→③→④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④中完成DNA的复制及相关蛋白的合成,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①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值为1:2:2 D.③过程有高尔基体的参与,此阶段与动物细胞有明显的不同
|
22. 难度:中等 | |
一个基因组成如下图的精原细胞和一个同样卵原细胞最多产生多少种精子和多少种卵细胞(考虑交叉互换)( ) A.2,1 B.不确定,不确定 C.4,4 D.4,1
|
23.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从基因组成上看,该果蝇能形成8种配子 B. 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C. 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D、d间自由组合 D. 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时,测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不考虑性别)
|
24. 难度:中等 | |
下面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父方和母方各提供一半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
2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杂种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可称为性状分离 B.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同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 D.纯合子aabb(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减Ⅰ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26.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的模拟实验过程,对该实验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桶内两种颜色小球大小轻重须一致 B.甲、乙两桶内小球总数不一定要相等,但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一定要相等 C.抓取完一次记录好组合情况后,应将两桶内剩余小球摇匀后继续实验 D.该实验须重复实验多次
|
27. 难度:中等 | |
某一年生自花受粉的植物,aa基因型的个体不育不能产生子代。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至子四代时AA的基因型频率是( ) A.15/17 B.15/18 C.15/19 D.15/32
|
28. 难度:中等 | |
某单子叶植物的花粉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A、a和T、t位于Ⅰ号染色体上,D、d位于Ⅱ号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要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①-④中任意两个作为亲本杂交验证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只能选择①和④、②和④、③和④杂交验证 C.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①和③、①和④、②和④杂交验证 D.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将②和④杂交所得的F1的花粉直接于显微镜下观察,预期结果有四种,比例为1∶1∶1∶1
|
29. 难度:中等 | |
某自花传粉植物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当花粉含AB基因时不能萌发长出花粉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为母本,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为父本杂交,子代性状比为1∶1∶1∶1 B. 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为父本,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为母本杂交,子代性状比为1∶1∶1∶1 C.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代性状比为5∶3∶3∶1 D.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代紫茎抗病植株占5/12,且全为杂合子
|
30. 难度:中等 | |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是相关的两组杂交实验。 实验(1):乔化蟠桃(甲)×矮化圆桃(乙)→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 实验(2):乔化蟠桃(丙)×乔化蟠桃(丁)→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3︰1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31. 难度:中等 | ||||||||||||||||||||||||||
(8分)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组成元素与化合物的问题: (1)下图所示两种生物A和B最明显的区别是 ;两者均含有 和 两种化合物。 A(SARS病毒) B(枯草杆菌) 下表为某同学对B中的化合物提取后进行检测的实验结果记录(注:“+”显色,“-”不显色)
由此可推测 ( ) A.甲溶液含有脂肪 B.乙溶液被染成红色 C.丙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生物B要完成生命活动必须依靠相应的物质和结构,如ATP、核酸、蛋白质等。这三者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其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其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蛋白质与核酸关系密切,其在核酸代谢中可起到 作用。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生物B中两种肽类化合物(①②)的氨基酸数目如下:①10个,②13个;假若构成这两类化合物的每一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m,则②的分子量比①的分子量多________。
|
32. 难度:中等 | |
(8分)科学家在研究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机制时发现,赤霉素虽然没有进入种子细胞,但它能通过一系列生物效应激发种子细胞膜上Ca+运输蛋白的活性,促进细胞通过消耗ATP吸收Ca+(如图所示);Ca+能诱导种子α--淀粉酶的合成。请分析回答: (1)细胞通过__________方式吸收Ca+。 (2)赤霉素与细胞膜上的某物质结合,使细胞发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该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这种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某物质和Ca+运输蛋白一样都是通过囊泡实现成分的更新,这种更新方式体现了膜的________性;与更新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 难度:中等 | |
(10分)下图图一示意植物细胞内进行的代谢过程;图二示意甲、乙两种植物随光照强度变化O2吸收量及释放量的变化;图三示意某光照条件下乙植物随环境中CO2浓度变化O2吸收量及释放量的变化(假设呼吸速率保持不变)。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一中,①、④过程进行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④过程产生ATP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填图中数字编号)。 (2)图二中,与甲植物相比,乙植物适于在_______光照条件下生活,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植物光照强度达到3千勒克斯以后,O2释放量不再增多,原因是受到_________(光、暗)反应的限制。 (3)图三中,E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二是在环境中CO2浓度为图三中F点时改变光照强度测得的曲线,则图三实验中的光照强度为 千勒克斯,现将图二实验中CO2的浓度由F点浓度提高到G点所示浓度,D点将_________(左移、右移、不移动);若图二是在环境中CO2浓度为图三中G点时改变光照强度测得的曲线,现将CO2的浓度由G提高到H ,D点将_________(左移、右移、不移动)。
|
34. 难度:简单 | ||||||||||||||||||||||||||||||||||||||||||
(8分)Ⅰ、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①②③④表示染色体,A、a表示基因)请分析作答: 丙细胞的名称为 ,③和④上出现A和a基因可能的原因是 。 Ⅱ、先天性眼球震颤是以眼球持续水平性、钟摆型震颤为特点的一种疾病,患者自幼眼球呈水平性、钟摆型震颤,侧方注视时振幅增大,多伴有与眼球震颤有关的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通常眼球本身无特殊改变。其确切发病机理尚不明了,但有较强的遗传性,为研究其遗传方式,对该疾病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据调查结果,先天性眼球震颤最可是 染色体 遗传病,判断依据是 。 (2)一对夫妇,男性先天性眼球震颤,女性正常,为优生考虑,你做出的建议是 。 (3)请写出相关的遗传图解说明(等位基因用H、h表示)(2分):
|
35. 难度:中等 | |
(6分)荨麻草雌雄异株,其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雄蕊分化,B控制雌分化,当A和B同时存在时,A和B互相排斥,与aabb遗传效应一样,雌雄蕊都不能分化,形成无花蕊植株而败育(不能形成配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荨麻草天然植株中雌株和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 。 (2)若用荨麻草天然植株杂交,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F1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3)研究者采用单倍体育种得到大量雄株,其基因型为 ,将此雄株与天然雌株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