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β-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这表明,β-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A.专一性 B.高效性 C.稳定性 D.多样性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 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 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 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
3. 难度:中等 | |
从高等植物叶片中分离出4种光合色素,其中呈橙黄色的是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胡萝卜素 D.叶黄素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 B. 只要提供 C. 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 D.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5. 难度:简单 | |
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 A. C3和C5都迅速减少 B. C3和C5都迅速增加 C. 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 D. 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
|
6. 难度:中等 | |
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A.ATP
B.乳酸
C.三碳化合物 D.
|
7. 难度:中等 | |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B. 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 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
8. 难度:中等 | |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 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 B. 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 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 d条件下,产生的
|
9. 难度:中等 | |
能够促使淀粉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 脂肪酶 D.麦芽糖酶
|
10. 难度:中等 | |
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用18O分别标记 H2O和CO2中的氧的实验证明了 A.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B.光合作用需要利用根系吸收的水分 C.光合作用放的氧来自水 D.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大气
|
11. 难度:中等 | |
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A.2n/5m B.2m/5n C.n/5m D.m/5n
|
12.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有 DNA 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 DNA 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
14. 难度:中等 | |
某学生观察洋葱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绘制了如下一些染色体行为简图,其中正确的是
|
15. 难度:中等 | |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的周围聚集着许多小囊泡,这些小囊泡属于细胞的哪种结构?小囊泡可能含有何种物质? A.高尔基体 纤维素、果胶 B.高尔基体 蛋白质、磷脂 C.内质网 纤维素、果胶 D.内质网 蛋白质、磷脂
|
16. 难度:中等 | |
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C. 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 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
17. 难度:中等 | |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 .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 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 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 2 ~ 3 次 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 70%的乙醇溶解色素
|
18. 难度:中等 | |
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B.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D.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
19.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化的是 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变形虫细胞 ③大肠杆菌细胞 ④蛙的红细胞 ⑤蛙的囊胚期细胞 ⑥人的造血干细胞 A.③⑥ B.③④ C.①⑤ D.②④
|
21.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图1、图2为不同材料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示意图),图3、图4为不同条件下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
22. 难度:中等 | |
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以下不适合的是 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 B.植物体干重增加量 C.O2释放量 D.CO2吸收量
|
23. 难度:中等 | |
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周期可表示为下图。对此不正确的叙述是 A.a+b=一个细胞周期 B.b+c=一个细胞周期 C.a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d段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
24.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 C.分裂间期有RNA合成 D.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
|
25. 难度:中等 | |
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请参照下表数据,应选择哪种植物作为最佳实验材料?
|
26. 难度:中等 | |
(14)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的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水稻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捕获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 (2)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首先与 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 (3)光照强度低于8×102μmol·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4)分析图中信息,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 ;转基因水稻更适合栽种在 环境中。
|
27. 难度:中等 | |
(10分)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中产生的[H]用于 ,呼吸作用中产生的ATP用于 。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3)由图乙可知,40℃时,植物体 (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图甲中B点相对于图乙中 时的状态。 (4)A点时植物细胞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请在图乙中画出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2分) (6)若图甲是在25℃环境下测定的结果,则将环境温度提高至30℃时,图甲中B和C点如何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
28. 难度:中等 | |
(12分)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I和III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I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 。阶段III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2)若测得阶段II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 (3)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 、 。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
29. 难度:中等 | |
(7分)请回答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问题 (1)某同学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请你在下图方框中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 并写出其主要特点: 。 (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上图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________图。 (3)图中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________,此时有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条;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
|
30. 难度:中等 | |
(7分)回答下题: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