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 )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
2. 难度:简单 | |
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 ) ①呆小症 ②糖尿病 ③侏儒症 ④白化病 ⑤镰刀型贫血症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③④⑤ D. ②③④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 )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汗腺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⑤
|
4. 难度:简单 | |
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
5. 难度:简单 | |
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 )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
6. 难度:简单 | |
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 )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效应B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
7. 难度:简单 | |
某人因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也只能依靠“鼻饲”,即人工往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人。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
8. 难度:简单 | |
人体的体液是指: ( )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组织液、淋巴
|
9. 难度:简单 | |
当大脑皮层的S区受到损伤时,病人将出现什么症状 ( ) A.能看懂文字,但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B.不能看懂文字,但能听懂别人谈话 C.能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D.能够讲话,但看不懂文字
|
10. 难度:中等 | |
右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兴奋传至b时其电荷分布为内负外正 C.神经递质存在于②中 D.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钙离子 B. 呼吸酶 C. 葡萄糖 D. 血浆蛋白
|
12. 难度:简单 | |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
13. 难度:简单 | |
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 (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激素调节 D. 内分泌调节
|
14. 难度:简单 | |
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
15. 难度:简单 | |
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 ) A.B细胞 B.T细胞 C.效应B细胞 D.效应T细胞
|
16. 难度:简单 | |
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会传染艾滋病 B.HIV在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 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D.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
|
17. 难度:简单 | |
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
18. 难度:简单 | |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
19. 难度:简单 | |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 )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20. 难度:简单 | |
下列人体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作用的是( ) A.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氨基酸 B.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 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反应 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
|
21. 难度:中等 | |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
|
22.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 )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
23. 难度:简单 | |
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对于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D.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
|
24.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以一强刺激,则能测出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
25. 难度:简单 | |
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紧握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个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 ) A.两个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个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
|
26. 难度:中等 | |
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
27. 难度:简单 | |
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血浆的pH值总是7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C.血液中Na2 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
|
28. 难度:中等 | |
玉树地震时,许多不幸的人被长时间困在了废墟中。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需进行多项生理调节活动。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环境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在饥饿状态下,肝糖原会分解为葡萄糖 D.胰岛A细胞活动增强
|
29. 难度:简单 | |
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
30. 难度:中等 | |
31. 难度:简单 | |
右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C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对下丘脑和垂体起__________________作用。B表示____________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A表示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原料,缺碘病人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通过反馈调 节使血液中激素A和B的浓度______________,从而使甲状腺补偿性增生、肿大。
|
32. 难度:简单 | |
恒温动物的体温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有人认为维持体温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有人认为位于脊髓。现给定四只大小相同、健康生长的小白鼠作实验材料,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1)将四只小白鼠分别定为甲、乙、丙、丁,甲鼠不作任何处理。 (2)乙鼠 ______ 。 (3)丙鼠 ____ 。 (4)丁鼠既破坏下丘脑,又破坏脊髓。 (5)将四只鼠放在寒冷环境下,观察各自的体温是否恒定。 预期可能的结果: 若 则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若 则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脊髓。 若 则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和脊髓,缺一不可。
|
33.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免疫为________免疫中的________免疫;该过程主要作用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细胞是__________,d细胞是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b细胞会使机体_______能力下降;(多选) A、体液调节 B、细胞免疫 C、体液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