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哺乳动物肌肉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直接环境是 ( ) A.血液 B.体液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项中,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
3. 难度:简单 | |
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此环境中可发生的生化反应有( ) A.载体蛋白和激素的合成 B.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CO2和水
|
4. 难度:简单 | |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
5. 难度:简单 | |
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 B.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 C.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 D.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
6. 难度:简单 | |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化合物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
8. 难度:简单 | |
ATP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医疗上用ATP注射液可治疗心肌炎。若人体静脉滴注ATP药物,ATP到达心肌细胞内最少要穿过多少层细胞膜 ( ) A. 1层 B. 2层 C. 3层 D. 4层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定会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 通透性增大 C.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
11. 难度:简单 | |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 )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2. 难度:简单 | |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
13.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C6H12O6→CO2+H2O”可发生在③中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
14. 难度:简单 | |
15. 难度:简单 | |
某人因身体不适,全身浮肿,去医院作尿液检查,化验师做了如下操作:取稀释尿液2ml ;加0.1g/ml NaOH溶液2ml,摇匀;加0.01 g/ml CuSO4 溶液3~4滴,摇匀;观察结果;有紫色出现。此病人可能患( ) A. 糖尿病 B.肾小球肾炎 C. 脂肪肝 D.过敏性皮炎
|
16.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被测试者血浆、肾小囊腔、输尿管中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据此分析表中P 和Q各是什么物质?( )
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P是葡萄糖,Q是尿素 C.P是尿素,Q是蛋白质 D.P是尿素,Q是葡萄糖
|
17.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
18. 难度:中等 | |||||||||||||||||||||||||||||||||||||||||||||
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在我国北京举行。在此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勇夺51块金牌。下面分别是一位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的血液中乳酸浓度(表1)和获胜的三位径赛运动员所需的大约氧气量(表2)。 表1
表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表1来看,该运动员进行运动的时间段为10~25分钟 B.非运动状态下,该运动员血液中正常的乳酸浓度是5 mg/cm3 C.氧债是指赛事后需要吸入的额外氧气量,以补偿赛事中所缺乏的氧气。从表2来看,人体能累积的最大氧债是18升 D.当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时散热的主要方式是蒸发散热。这时的血浆渗透压下降
|
19. 难度:简单 | |
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丁中0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
20. 难度:简单 | |
下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则叙述错误是(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传递
|
22. 难度:简单 | |
某人因外伤而成“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往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靠自己。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和脊髓 B.大脑和脊髓 C.大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
23. 难度:简单 | |
下图中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正确的表述是( ) A.神经膜离子分布内负外正 B.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C.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D.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膜单向传导
|
24.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甲是突触结构,乙是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的内容物释放至5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甲图中神经冲动从A传至B,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a点后d点会兴奋,e点不会兴奋 D.甲图所示的结构实际上在乙图示中也有
|
25. 难度:简单 | |
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 ( ) A.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 B.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C.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 D.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
|
26. 难度:简单 | |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
2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以电刺激,在B、C处的膜外侧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 ( ) A.不动 B.向左摆 C.向右摆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
28. 难度:简单 | |
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 ) A.Ⅰ B.Ⅱ C.Ⅲ D.Ⅳ
|
29. 难度:简单 | |
如果与人体某一肢体运动相关的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
30.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时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要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
31. 难度:中等 | |
(共10分)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每空1分)a表示 系统,b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 系统; (2)(2分)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的调节机制下进行; (3)(2分)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 层生物膜; (4)(2分)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
|
32. 难度:简单 | |
(每空2分,共18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体液各组成部分(A、B、C、D)关系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C和D内的液体分别为 和 ;A和B液体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组织中的 (填结构)完成的。 (2)图2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根据回答问题:图中的的内环境是(填标号) ;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氧气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标号 ;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标号 。
|
33. 难度:简单 | |
(每空2分,共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相关问题: (1)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__ ___(正、负或零)电位。 (2)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该物质运输时借助膜上的离子通道,不消耗能量,则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为 。 (3)下图表示三个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以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 (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4)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主要发生的是 ( ) A.K+经主动运输转运出膜外 B.Na+经主动运输转运出膜外 C.K+经被动运输转运入膜内 D.Na+经被动运输转运入膜内
|
34. 难度:简单 | |
(每空2分,共12分)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时,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人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 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_ 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 (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