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人体完成某一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A.神经元 B.反射弧 C.神经中枢 D.神经纤维
|
2. 难度:简单 | |
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无机盐 ④激素 ⑤尿素 ⑥二氧化碳和水 ⑦乙酰胆碱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③⑤⑦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内容是( ) A.温度 B.酶 C.pH值 D.渗透压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哪种生命现象与激素无关( ) A.血糖含量经常保持稳定 B.男孩进入青春期喉结突出 C.强光下瞳孔变小 D.成年前身体不断长高
|
5. 难度:简单 | |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 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 CO3 D.升高、乳酸、NaHCO3
|
6. 难度:简单 | |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马的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属于(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抗原结合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
|
8. 难度:简单 | |
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与酿脓链球菌的一种抗原决定簇相似。这样,人体清除抗原的同时也攻击了心脏瓣膜,这种情况称为( ) A.过敏反应 B.自身免疫病 C.免疫缺陷病 D.免疫缺乏病
|
9. 难度:简单 | |
下面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一个水库中所有的草鱼 B.一块稻田中的全部水稻 C.蛇岛上大大小小的所有蝮蛇 D.蛇岛上生活的各种蛇、鸟、其他动植物和微生物
|
10. 难度:简单 | |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
11. 难度:简单 | |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细胞代谢紊乱 C.佝偻病 D.尿毒症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肾上腺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 D.寒冷时体内大量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识别量增加
|
13. 难度:简单 | |
镇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 ( ) 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
|
14. 难度:中等 | |
日本熊本大学研究小组开发出利用胚胎干细胞高效培育树突状细胞(一种免疫细胞)的新技术,一个干细胞能培育出100~200个树突状细胞,其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组织中,一旦发现机体存在病原体,树突状细胞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免疫细胞,及时将它清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树突状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树突状细胞只与细胞免疫有关 C.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树突状细胞,有可能找到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D.树突状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含有S元素
|
15. 难度:中等 | |||||||||||||||||
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
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则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 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 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 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
16. 难度:中等 | |
有关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 B.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C.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的某些阶段 D.若该图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于核糖体中
|
17.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 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 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 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 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
18.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时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B.在S5~S8期间,受刺激部位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的增加兴奋逐渐增强
|
19.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与某种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模式图。相继在1、2、3、4四处刺激神经元。每个刺激都产生冲动。分别在哪些位置上刺激,将分别使II、III肌肉纤维和I、II、III肌肉纤维收缩( ) A.3和1 B.4和2 C.3、4和1、2 D.2和4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 )
|
21. 难度:中等 | |
超级病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让人的肌肉坏死,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直到最后死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对超级病菌的免疫过程既有非特异性免疫又有特异性免疫 B.超级病菌来源于基因突变 C.超级病菌的细胞呼吸酶存在于细胞膜上 D.人体对超级病菌无免疫能力
|
22. 难度:中等 | |
2011年, 张雁云教授发现了Graves病的重要调控机制。Graves病发病原因如右图所示: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Y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发,产生高水平X激素所致。张雁云教授研究发现寡核苷酸UDP能够减弱Graves病症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激素是甲状腺激素,Y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 B.患者代谢减弱,产热减少,兴奋性低 C.Graves病是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属于此类疾病 D.UDP能减弱Graves病症状可能与UDP抑制浆细胞分泌该种抗体有关
|
23. 难度:中等 | |
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 )
A. 赤霉素、脱落酸 B.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 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 赤霉素、乙烯
|
24. 难度:中等 | |
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作用有关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细胞分裂素能抑制顶芽IAA的合成,从而解除顶端优势 D.甲为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
|
25. 难度:简单 | |
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下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 )
|
26. 难度:简单 | |
在园艺上应用生长素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 ) A.促进果实成熟 B.处理扦插的枝条以促进生根 C.获得无籽果实 D.杀除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
|
27.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序号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③分解者—腐生生物 ④消费者—自养生物 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A.①③⑤ B.①③⑤⑥ C. ②④⑥ D.①⑥⑦
|
28.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 ( ) A.可能存在的食物链 B.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 C.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
|
29.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HIV病毒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B.吞噬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C.同一人体内的B细胞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都可产生记忆细胞
|
30. 难度:简单 |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震荡试管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
|
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则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C.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
32. 难度:中等 | |
如下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出现的是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
33. 难度:中等 | |
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
34. 难度:中等 | |||||||||||||||||||||||||||||||||||||
生物群落甲、乙、丙中含有数字1到8的八个物种,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数/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 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 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 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
|
35. 难度:简单 |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 B.200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3%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
36. 难度:中等 |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菌体
|
37. 难度:中等 | |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 A.125只/公顷 B.100只/公顷 C.75只/公顷 D.50只/公顷
|
38. 难度:中等 | |
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右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
39. 难度:简单 | |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下列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 A.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发生变化 B.只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物种总数起始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D.成熟阶段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对稳定
|
40. 难度:中等 | |
下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
41. 难度:中等 | |
(7分)图A表示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图B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A中,兴奋在③处以 形式传导,在⑥处以 形式传递。 (2)在图B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 (填字母)。 (3)婴幼儿常会“尿床”,而成年人却能主动控制排尿,这一事实说明 。 (4)在寒冷环境中,除通过神经调节减少热量散失外,在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激素的作用下, 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强,产热量增加。 (5)若将药物放在⑤,刺激③,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⑥,刺激③,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兴奋在 有阻断作用。 (6)某人体内产生一种抗体,这些抗体与肌细胞膜上的相应递质的受体结合并使其失活,导致患者肌肉萎缩。此人所患疾病属于哪种免疫疾病? 。
|
42. 难度:中等 | |||||||||||||||||
(9分).在秦岭某区域的一片锐齿栎林中选取锐齿栎(乔木)、木姜子(灌木)、披针叶苔草(草本)等三种有代表性的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得到如图①所示曲线,同时测定森林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日变化如图②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不同植物分别配置在森林中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 (2)从图1可以看出,锐齿栎的光合速率要远远________木姜子和披针叶苔草,而且有“午休”现象,导致此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正常CO2浓度、最适温度、高湿度条件下,测定上述三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得到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当光照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锐齿栎和披针叶苔草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________。当光照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木姜子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 (4)研究者在灌木层另选取了三种植物,测定其光合速率,发现同处于灌木层的植物光合速率差异不大,这几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
43. 难度:中等 | |
(12分)图一为下丘脑对人体生理活动调节过程,图二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图一中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 等(填名称,);如果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 (2) 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骨胳肌会产生不自主战栗。引起骨胳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为:________→传入神经→______________→传出神经→骨骼肌。在以上反射弧中,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传递的,突触包括图二中的[ ] 、[ ] 、[ ] ;在兴奋的传递中信号的转换过程是: 。 (3)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 (填名称)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使其分泌的________(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使血糖浓度升高。 (4)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盐的平衡。
|
44. 难度:中等 | |
(12分)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2)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以 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 。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⑶此外,Ca2+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 酶催化mRNA的合成。 ⑷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 (5)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给予甲组 光照,给予乙组 光照。 步骤3:观察两组幼苗 并测量 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