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B.无叶绿体的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高尔基体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合成、加工和转运 D.酒精进入细胞的方式与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不同
|
2. 难度:中等 | |
视网膜母细胞为恶性肿瘤,其发病与RB基因有关。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蛋白,分布于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基因,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B.RB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 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 D.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一定是细胞免疫 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C.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一定分别来源于是B细胞和T细胞 D.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但能呈递抗原给T细胞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 C.制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 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制果醋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B.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一个氨基酸 C.基因表达时存在RNA分子间的碱基互补配对 D.同源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
6.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某生物工程操作流程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此图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若A为质粒,则B表示重组DNA分子 B.如果此图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则形成C(杂种细胞)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C.若此图为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则应包括人工受精、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方面 D.若此图为试管牛生产的技术流程图,则获得A(精子)后可直接与B进行体外受精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生物学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A.用层析液分离和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B.利用标志重捕法研究某种植物种群的密度 C.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D.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传递,可采用
|
8. 难度:中等 | |||||||||||||||||
图中所示为一个简化的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对图中箭头的含义进行表中所列项目的分类,正确的有
A.①——(2)(3)(5) B.②——(5),③——(1) C.④——(2)(3)(5),⑤——(2) D.⑥——(4),⑦——(1)
|
9. 难度:中等 | |
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前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6h时C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个,由12时到18时叶绿体内C3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 (3)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____h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_____________。 (4)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部分作用机理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可知,胰岛素与____结合后,一方面促进____的合成,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______________。 (2)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若给其注射胰岛素能不能有效调节血糖水平?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____细胞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4)如果用药物抑制细胞内ATP的合成,会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请结合上图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难度:中等 | |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 (1)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研究____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常情况下,雌蚕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是____条。 (2)下图为科学家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过程图。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Y)与白色基因(y)。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I、i基因,当基因I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i基因不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若基因型为IiYy、iiyy的两个个体交配,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若基因型为IiYy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4)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致死基因(导致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的配子有活性)。是否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请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
12. 难度:中等 | |||||||||||||||||||||||||||||||||||||||||||||||||||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 a.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b.按下表内要求进行操作;
c.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d.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e.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__,C的颜色深浅程度____(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写出2种即可)。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____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深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还做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实验。右上坐标中已根据实验结果画出3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请你在坐标中画出2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