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 )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结构变异
|
2.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人类家系图中,有关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
3. 难度:简单 | |
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低温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此四倍体芝麻( ) A.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是一个新的物种了 B.产生的配子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此配子是不育 C.产生的配子中无同源染色体,故用秋水仙素诱导成单倍体是可育的 D.产生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长成的芝麻,体内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属于二倍体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正常人血浆pH的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
5. 难度:简单 | |
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D.酵母菌细胞中提到取人干扰素蛋白
|
6. 难度:简单 | |
已知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现用有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B.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C.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D.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是 ( ) 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C.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D.激素、呼吸酶和氨基酸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中缺失一个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 B.产前诊断能确定胎儿性别进而有效预防白化病 C.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
|
9. 难度:简单 | |
(16分)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 都属于细胞外液,请在下列方框中分别填写其名称: (2)请在(1)中用箭头表示出a、b、c 三者之间的关系。 (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 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只有维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的稳态,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目前普遍认为,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长时间行走后,脚底会磨起“水泡”,刺破水泡,流出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 。 (5)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
10. 难度:简单 | |
(18分)下图甲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图乙表示图甲中某部分结构的化学信号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A、B、C、X、Y、Z六处中的 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能引起肌肉收缩,则说明该材料符合实验要求。 (2)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为 ,刺激部位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 。 (3)乙图所示结构为甲图中的 (填字母),在此结构中兴奋的传递是________的。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 。 (4)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下一细胞的反应。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 (5)为了探究某种药物(可阻断反射活动)的作用部位,可把图甲所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将该药物涂在组材料Ⅰ的 (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将该药物涂在Ⅱ组材料的 (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11. 难度:简单 | |
(14分)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养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 。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理论上有 株。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 。 (2)过程⑦育种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 。 “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 。 (3)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 。与“过程⑦”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④”育种的优势是 。
|
12. 难度:简单 | |
(16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图1 (1)如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Z分别是__ ___ ___、_____ 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 ___,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 _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 _____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体内的____ ____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 ___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