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显性性状)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
2. 难度:简单 | |
一只杂合的黑毛兔,产生200万精子,这些精子中含有白毛隐性基因的约有 A.100万 B.200万 C.50万 D.0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和d分别控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等位基因 B.两个杂合子杂交后代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C.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个体不是纯合子 D.显性性状不一定稳定遗传
|
4. 难度:简单 | |
猪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0对同源染色体,它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有 A.10条 B.20条 C.40条 D.60条
|
5. 难度:简单 | |
一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考虑交叉互换)A和a发生分离的时期为 A.四分体时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6. 难度:简单 | |
右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1与2为一组,3与4为一组 D.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为常染色体
|
7. 难度:简单 | |
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是指细胞中 A.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B.有四个配对染色体 C.每对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D.有四对染色体
|
8. 难度:简单 | |
性染色体存在于 A.精子中 B.卵细胞中 C.体细胞中 D.以上三者中
|
9. 难度:简单 | |
蚕豆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蚕豆病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患有该病外,其他人均正常。该男孩的蚕豆病基因来自 A.祖父 B.祖母 C.外祖母 D.外祖父
|
10. 难度:简单 | |
控制合成一条含2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相应基因中碱基个数至少有 A.20 B.40 C.60 D.120
|
11. 难度:简单 | |
将15N标记的一个 DNA 分子放在含有14N的溶液中,让其复制一次,则含有15N的 DNA 分子占全部子代 DNA 分子的概率是 A.0 B.1 / 4 C.l / 2 D.l
|
12. 难度:简单 | |
右图为某家系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该病不可能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13. 难度:简单 |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A.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以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以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
14. 难度:简单 | |
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 A.脱氧核苷酸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B.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例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容易发生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 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同时产生新的基因型 C.A基因可以突变成a1、a2、a3…,同样a基因也可以突变成A1、A2、A3… 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并改变生物的性状
|
16. 难度:简单 | |
对于右边图示,不正确的说法有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表示DNA转录过程 ③图中共有5种碱基 ④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 ⑤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⑥图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
17. 难度:简单 | |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将其花粉和一部分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育成两种小麦植株,它们分别是 A.单倍体、六倍体 B.三倍体、六倍体 C.单倍体、二倍体 D.二倍体、单倍体
|
18. 难度:简单 | |
某种群中,AA个体有30个,Aa有60个,aa有10个,A、a的基因频率是 A.30% 70% B.70% 30% C.60% 40% D.40% 60%
|
19.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过程中可产生新的基因型 B.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之一 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D.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
20. 难度:简单 | |
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这是变异不定向的表现 B.a→b的变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斗争的结果 C.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定向抗药性变异
|
21. 难度:简单 | |
如右图所示,相同的甲、乙、丙三株幼苗均被切去茎尖,切面的不同位置上分别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一段时间后,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
22. 难度:简单 | |
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某同学设计了“探究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最适浓度” 的实验,获得了右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银杏插条自身也能产生大量的NAA B.插条上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c表示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D.NAA处理插条时间的长短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
23. 难度:简单 | |||||||||||||||||||||||||
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浸泡在下列5种溶液中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雄花与雌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如下表:分析上表数据,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B.乙液较利于雌花的形成 C.丙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D.丁液有利于雄花的形成
|
24.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 B.长期的地理隔离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不同的物种之间可能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
|
25.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多细胞动物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 C.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内环境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
26.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27. 难度:简单 | ||||||||||||||||||||||||
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
28. 难度:简单 | |
下列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果蝇受精卵 B.单倍体中全部的染色体 C.普通小麦的精细胞 D.由蜂王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雄蜂的体细胞
|
29. 难度:简单 | |
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有关的生物学过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时促进生长,大于b点抑制生长 B.甲图中,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C.乙图能够正确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 D.生产上可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丙图中曲线1表示单子叶植物
|
30. 难度:简单 | |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的运输方式)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 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 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31. 难度:简单 | |
一对夫妇,男性并指(A),女性正常,他们的儿子只患先天聋哑(dd),理论推测,他们第二个子女既聋哑又并指的概率为 A.
|
32. 难度:简单 | |
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B. 每种tRNA只运转一种氨基酸 C. tRNA由三个核糖核苷酸组成 D. 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
33. 难度:简单 |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列哪个图示
|
34. 难度:简单 | |
抗虫基因能从微生物体内提取,并可在棉花细胞内使其表达,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的抗虫棉可以说明 A.转基因植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B.抗虫基因是基因突变获得的 C.抗虫基因在所有生物细胞都能表达 D.棉花和某些微生物共用一套相同的遗传密码,这一过程遵循DNA→RNA→蛋白质的信息流过程
|
35.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
36. 难度:简单 | |
囊性纤维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多数患者的发病机制是运载氯离子的载体蛋白基因发生了变化,模板链上缺失AAA或AAG三个碱基,从而使该载体蛋白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导致该载体蛋白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出现频发的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等囊性纤维病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囊性纤维病这种变异来源于 。上述材料说明该变异具有 特点。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苯丙氨酸的密码子为 。 (3)图一、图二表示两种出现囊性纤维病的家庭(设该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
①从图一可推知,囊性纤维病是 染色体 性遗传病。 ②图一中,父亲的基因型为 ,患病女孩的基因型为 。 ③图二F1中,正常女孩产生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若她与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④若图二中的双亲均未患白化病,而他们有同时患白化病、囊性纤维病的孩子,则其双亲所生孩子的基因型有 种。
|
37. 难度:简单 | |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右图所示。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 ,原理是 。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 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理论上有 株。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自交,子代中AAbb与aabb 的数量比是 。 (2)过程⑤⑥的育种原理为 ,⑤常采用 由AaBb得到Ab个体,过程⑥的处理方法是用 处理幼苗。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育种的优势是 。 (3)过程⑦的育种方法叫 ,原理为 。
|
38.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生理过程示意图(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表示在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以①中的________链为模板,以_______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②___________。 (2)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②是通过___________进入细胞质中,与________结合在一起,直接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携带甲、丙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它能特异性识别_____________。 (4)在该生理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
|
39. 难度:简单 | |
图甲是反射弧模式图,图乙是测定某神经纤维上电位变化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 B 处的兴奋通过 传递给 C 中的肌细胞。 (2)若剪断 B 处的传出神经,再用较强的电流刺激 A 处,在C 处 (填“能”或“不能”)产生相应的反应。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 的结合。 (4)若在图乙中的 D 处给予一次较强的刺激,电表会发生 次偏转;D处发生反极化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呈现 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