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宜昌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有学者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该观点认为,如果以西周为中心,则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可以视作西周的“前庭后院”,它们之间相互交流,人才往来,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

A.认为分封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强调分封制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

C.认为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官僚体制创新 D.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和分裂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A. 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 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 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 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材料意在说明行省制下(  )

A. 中央政府权力遭到严重削弱    B. 地方与中央的相互制衡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 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都创造了不同类型的辉煌灿烂的文明,这种不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地理环境不同:中华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而希腊文明产生于蓝色的海洋

B. 公民素质不同:古代中国人的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远远落后于古代希腊

C. 经济制度不同: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发达,而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

D. 政治制度不同: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而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针对雅典民主制度,柏拉图说:“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这表明柏拉图(    )

A.反对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B.认为雅典需要极权政治

C.肯定雅典的政治平民化 D.认识到雅典民主的危机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承担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这表明罗马法

A. 遵循私法至上

B. 重视诉讼程序

C. 注重诉讼诚信

D. 崇尚科学理性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1649年,当英国人民看到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迄今为止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见证了12位英国首相,也是英国民众非常尊敬和欢迎的君主。这表明英国( )

A.有制约王权的巨大力量和传统

B.广大民众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

C.国王不掌握实权,只是国家的象征

D.历史上并没有民主的传统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3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合众国的所有合法居住者都是美国公民,各州不得剥夺公民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修正案

A. 取消了各州的立法权力

B. 赋予了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

C. 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D. 反映出《1787年宪法》存在缺陷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后,所有年满25岁的男性都有权参加帝国议会的选举。而英国在1884年议会改革后,选民权的比重也才上升到成年男性的60%。由此可见19世纪的欧洲

A.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更加民主和公开

B.英国拥有更加强大的贵族寡头政治传统

C.选举权的广泛程度不等于民主化的水平

D.秘密选举会使处于依附地位的人受胁迫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度

A.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

B.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

C.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

D.实质是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近代浙江较早受到列强侵略,其中宁波、杭州等城市被迫开放,与之相关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

A.《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和《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天朝田亩制度》表现了农民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又带有反动性”。其“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A. 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 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A. 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 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 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D. 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C.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D.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法国民谣《两只老虎》的旋律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出现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北伐战争、土地改革

B.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C.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D.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作家魏巍曾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雪山、茫茫草地、滔滔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

A.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B.成为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C.粉碎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

D.拉开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下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27-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

A.国民革命运动逐渐兴起

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全民族抗日战争的爆发

D.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某同学在查阅抗战中某次战役资料时找到以下几个关键词:“民国二十九年”“华北”“交通破袭”,该战役应是

A. 太原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百团大战    D. 枣宜会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 我军采取了某一重大行动。这一行动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C.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D.使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表明

A. 资本主义福利制度逐步完善

B. 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 国际工人运动得到蓬勃发展

D. 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列宁说:“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革命正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段文字最可能出自(  )

A. 《和平法令》    B. 《土地法令》    C. 《国家与革命》    D. 《四月提纲》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

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胜利召开

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正式确认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我国每次村委会的换届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派的人走上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说明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是有法律和物质保证的

B.村民通过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强化了民主素质

C.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D.我国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建设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2016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台湾“邦交国”仅剩21个。2017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20个。这表明

A.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B.“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

C.两岸关系缓和有利于中国

D.国际社会创造两岸关系和解机会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87年美国国会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三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

(3)如何理解《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新中国为避免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推行了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面对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既需反思战争,更需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三  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这一观点的理解。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