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宁夏石嘴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非常重视祭祀

B.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古史记载的“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材料所述的农业耕作方式是

A. 千藕其耘    B. 个体农耕    C. 刀耕火种    D. 代田法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 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

 

C. 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 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 “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 “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 “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 “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段话描述的生产工具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窖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种状况表明当时

A. 唐朝人生活水平提高

B. 白瓷走政府营销策略

C. 邢窖白瓷产量大

D. 邢窖制瓷技术在全国推广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体重值小。大铁钱每十贯重120斤,小铁钱每十贯重65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达130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开始出现

A. 飞钱    B. 柜坊    C. 票号    D. 交子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元朝时有世界第一大港之称的城市是

A. 泉州

B. 广州

C. 上海

D. 宁波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 不了解世界形势

B. 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C. 抵制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D. 落伍于世界潮流,难以实现社会转型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现代史学界的不少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起,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 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 世界从关注亚洲转向关注欧洲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冒险家开辟新航路的最大不同点是

A. 航海的时间与规模不同

B. 航海的范围是否有新突破

C. 对各自支持国的影响不同

D. 航海动机及世界影响不同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英国的黑奴贸易通常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下面关于“三角贸易”的示意图中,②处的“商品”应为

A. 黑奴

B. 工业产品

C. 茶叶、丝

D. 金银、原料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商路转移,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心不包括以下的

A. 葡萄牙的里斯本

B. 西班牙的塞维利亚

C. 意大利的威尼斯

D. 英国的伦敦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 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 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C. 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 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A. 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C. 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D. 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19世纪的英国工厂中有过如下规定:“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对以上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A. 工人散漫懒惰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B. 蒸汽动力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增大

C. 劳动力缺乏,使用童工现象普遍

D. 工人权利缺少保障,劳资关系紧张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现”、“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 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2010年初,由于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中国许多大中城市拉闸限电,出现了“电荒”。下列有关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电力工业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B. 德国人首先制成了实际可用的发电机

C. 电力与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D. 内燃机的发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电力工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表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生丝、茶叶出口统计。该统计反映了这一时期

 

生丝

茶叶

1844年

1856年

1843年

1856年

4200000元

16500000元

177727750磅

1306770000磅

 

 

A. 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

B. 列强与中国贸易以丝茶为主

C. 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化

D. 中国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竞争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间出现了以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集中在机器制造领域    B. 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

C. 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    D. 大多在沿海开放口岸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是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湖北织布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福州船政局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一次

A. 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 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 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 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主要原因是

A. 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B. 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缓和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 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D. 缓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借以抵制中国革命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据记载,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社会生活出现了新的变化:“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剪辫后兴起的博士帽、草帽、卫生帽及毛绳便帽,大多来自外埠。……青年妇女则纯用长衫短裤,不逮膝、露腿赤胫,争趋时髦。”该时期是

A. 鸦片战争后

B. 甲午战争后

C. 辛亥革命后

D. 新中国建国后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

B. 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C. 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 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写到:古人忠愤,异代略同,借热情规划商情,要与前人分一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望大家保全时局,莫教美利让四方。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 重义轻利思想

B. 维新图强思想

C. 实业救国思想

D. 中庸自保思想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654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民族资本企业增长迅速

B. 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

C. 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

D. 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中国旧时政府法定货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针对下列情况,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中国(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949kwh

10.9kwh

 

 

A. 没收官僚资本

B.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2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A. 1946、1949

B. 1952、1956

C. 1966、1976

D. 1978、1982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A. 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

B. 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C. 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D. 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都要凭票供应,为了分到一张票,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这反映了上海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A.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C. 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D. 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现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楹联应创作于(      )

A. 1949年以前     B. 1956年10月

C. 1966~1978年间     D. 1978年以后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屡次在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排名全国第一。下列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引进外资,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B. 吸引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 学习经验,了解国际市场行情    D. 高度自治,实行特殊政治体制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

A. 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

B. 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 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 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

A. 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南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 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 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 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A. 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 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 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 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B. 近代中国农村受城市影响,普遍采用新式婚礼

C. 文革时期,军绿色成为流行色

D. 改革开放以来,休闲娱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A. 互联网

B. 报纸

C. 电视

D. 广播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标志我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的影片是

A. 《定军山》

B. 《歌女红牡丹》

C. 《月光曲》

D. 《风云儿女》

 

详细信息
45. 难度:简单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股票投机活动的盛行  D.纽约股票市场大崩溃

 

详细信息
46. 难度:中等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详细信息
47. 难度:简单

美国迈克•亚达斯等史学家在著作《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中指出:“新政的执行让政府获得迅速发展,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对材料中的分水岭含义理解最准确的是

A美国由民主政体走向集权政体

B美国由经济危机走向经济繁荣

C美国由自由主义走向国家干预

D美国由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

 

详细信息
48. 难度:简单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变更社会制度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49. 难度:简单

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1950—1973年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个“黄金时代”。1973年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涨”现象,“黄金时代”结束。你认为下列哪条建议可以被政府采纳以使其走出“滞涨”困境

A. 扩大社会保障支出

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D. 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

 

详细信息
50.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当今美国“新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

B. 是推动美国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C. 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D. 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5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下面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

808

669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材料三: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经济特点产生的具体原因。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52. 难度:中等

人类社会的古代几大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文明区域连接起来。请写出开辟新航路到达美洲的两位著名航海家。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工业文明兴起,人类社会从地域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实现重大跨越。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

(3)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929年爆发了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请指出这次危机的主要特点,并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5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资本单位:10万元)

材料二  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资本单位:10万元)

材料三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

材料四 

请回答

(1)请依次指出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处的阶段。

(2)指出材料三所处的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特点。

 

 

详细信息
54.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年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材料四  中国部分年份经济发展指标简表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城镇人口(亿)

上网用户总教(万)

恩格尔系数(%)

1978年

3624.1

1.7

 

57.5

2001年

95933

4.56

6800

41.9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指出占家庭总指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