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 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D. 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韩愈谈到人生“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时,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堪称一代法书。韩愈所赞誉的书体是

A. 小篆

B. 楷体

C. 行书

D. 草书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阎毗精于建筑、雕刻,在隋“以丹青知名”,“领将作少监”。其子阎立德、阎立本“俱传家业”。入唐,立德“为将作大匠,造翠微、玉华宫称旨(符合上意),官至工部尚书”。至立本以将作大匠代兄为工部尚书,后任右相。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阎氏父子技艺相传职任相袭

B. 阎立本绘制反映唐蕃关系的《步辇图》

C. 阎氏家族的升迁受惠于举贤荐能的察举制

D. 阎氏父子所擅颇类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①重建儒学信仰

②人人都有良知

③无私则无心

④道德自我完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B. 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 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 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苏格拉底曾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A. 提倡妇女参政

B. 主张人民主权

C. 重建道德价值观

D. 反对轮番而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卓尔不群的雅典,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其民主制的“得”与“失”表现明显。下列选项中属于其“失”的是

①公职选举

②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

③民众组成陪审法庭

④城邦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四: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社会发展特点。

(2)依据材料指出宋朝儒学新的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特别强调“纲常伦理”的历史原因。

(3)现代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汤因比对宋朝的评价,体现了他怎样的历史观?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四、null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世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城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