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高一必修一专题一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履至尊而制六合”,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变化是

A.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B. 从封邦建国到郡国并存

C.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D. 从诸侯争霸到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材料实质上反映

A.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    B. 秦朝推行皇权专制    C. 先秦政治以民为本    D. 秦朝出现政治倒退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介绍赢政建立政治制度方面,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说:“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材料主要认为秦朝政治制度

A. 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

B. 吸收并创新了六国礼仪

C. 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D. 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 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B. 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 已经确立官僚政治

D. 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 ①由贵族政治变为官僚政治②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③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力④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仅保持了政府官员的皇家仆从性质,更把它正规化、政权化。这主要体现出

A. 宗法制度逐渐完善

B. 权力中枢决策的规范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家国一体政治的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汉代皇帝诏书先下御史大夫,然后转给丞相,丞相上书也由御史大夫转达。御史大夫一职多由皇帝的亲信充任,如景帝时的晃错、武帝时期的张汤等。可见御史大夫

A. 对丞相具有监督与制衡作用

B. 是内外朝制度的具体体现

C. 实际上掌握着朝廷行政大权

D. 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秦律规定:“偷盗者少于五人,赃款在1—200钱之间的只给予流放处罚;但如‘五人盗’,赃款只‘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且黥面并服四年筑城的劳役”。这一规定表明

A. 秦律注重犯罪情节和司法程序

B. 秦朝税收赋役繁重

C. 秦律重治“群盗”以维护治安

D. 秦朝地方割据严重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秦朝实际负责掌管军事的是(  

A、丞相          B、太尉    

C、御使大夫      D、皇帝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贵族的基本特点是独立领土领民,经济上完全独立于君主,政治上相对独立于君主,是能够与君主抗衡的社会力量。古代中国从社会结构、生存条件上决定贵族阶级消亡的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李贽曾赞扬郡县市是千古创论”,李其等人皆是应运豪杰。这说明郡县制度(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巩固了封建统治

C. 产生了深远影响    D. 适应了政治需要

 

二、论述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一个根本性特点,就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第一,身份地住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第二,是财富的流动性。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就一直在流动中,而且有制度性保证。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第三就是权力的流动,权力是否真正向所有人开放,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公权力,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社会、文化问题。

——摘编自姜义华《“自信”的根基》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文明发展的动力”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充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