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中山市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鸦片战争练习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乾隆皇帝时,英国使者来华,送给中国的是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地球仪、铜炮、火枪等,而乾隆帝回赠的却是丝绸、宣纸等。这反映出( )

A. 英国向中国夸耀军事力量    B. 中英科技已有相当的差距

C. 英国已有联合中国之意    D. 英国与中国互通有无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题文)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主要表明

A. 中国的物产十分丰厚    B. 自然经济下的保守心态

C. 外贸出超使乾隆自豪    D. 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繁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 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 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C. 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 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题文)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由此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鸦片贸易    B. 割占中国领土

C. 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 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题文)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时代特征的是

①割香港岛

②赔款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因为

A. 英国为获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B.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 中国在经济军事上远远落后于英国

D. 林则徐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最终以英国获胜,中国失败而告终。这反映了

①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一

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

③英勇无畏的精神不能完全抵抗先进的军事技术

④战争结局与战前指导直接有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题文)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

A. 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

B. 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 被迫对中国做有限的让步

D. 维护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的权威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题文)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上述规定最主要的影响是

A. 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    B. 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

C.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 )

A. 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B. 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 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 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是

①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②传统的朝贡体制被打破

③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④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题文)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

B. 清政府奉行妥协退让政策

C. 清政府的落后

D. 腐朽的封建国家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

A. 中国革命任务变化

B.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C. 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D. 中国革命性质变化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推测上述言论可能讲于

A. 鸦片战争前

B. 鸦片战争后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 中法战争

2.对材料中外国人“对华通商”性质的准确表达是

A. 平等的互惠贸易

B. 不平等的掠夺性贸易

C. 罪恶的毒品贸易

D. 正常的商品贸易

3.材料中外国人对“对华贸易的扩展”“失望”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B.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 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D. 外国商品对中国缺乏吸引力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

A.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

C. 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 割占中国领土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861年,维克多.雨果再给朋友的信中写到:“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 英军

B. 法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A. 《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 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D. 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 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 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 鸦片贸易合法化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在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中,当他看到某处门前挂着一块“华人与狗不得进内”的牌子时,李小龙愤怒地飞身将牌子踢烂。挂这块牌子的现象最早是由于列强在中国取得什么特权

A. 五口通商

B. 领事裁判权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的特权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列强开辟的通商口岸的布局呈现的特点是

A. 集中在长江流域

B.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 分布整个沿海地区并向内地发展

D. 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流域和珠江流域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 背景相同 B. 目的和性质相同

C. 方式相同 D. 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 都为鸦片贸易合法化而挑起的

B. 列强都以武力迫使清政府投降

C. 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 都为强占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原料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在于

A. 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

B. 领土进一步被割占

C. 市场进一步被打开

D. 独立自主地位进一步丧失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题文)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他所说的“奇局”应理解为

A. 太平天国运动空前浩大

B. 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强敌入侵

C. 外国资本主义船坚炮利

D.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征服世界的潮流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材料一“英国商务监督或领事,将遵本国政府的命令,任意制定规则和章程,并设立法庭,以管理侨华的英国臣民,如有任何英国臣民被控犯罪,他将受监督和总领事为此目的所设法庭审理,如果他讯明有罪,则他的处罚应听由英国政府或它的官宪处理”。

——1840年2月20日《巴麦尊(英外交大臣)致奉命与中国政府交涉的全权公使函》

材料二“关于刑民事案件管辖这一问题,我愿唤起你的注意,最好是能以环境所能许可的一种正式方法,争取中国同意,英国当局对英国臣民这一类案件中的绝对管辖权。”

——1843年1月4日《阿伯丁伯爵致亨利·璞鼎查爵士函》

材料三“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下同)处投禀,管事官先行壹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引自《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的内容是否相同?依据材料概括,英国想从中国得到什么特权?材料中的哪句话最能代表这种特权?

(2)从材料1、2的时间上来看,英国为什么两次提及此事?材料2中的“所能许可的一种正式方法,争取中国的同意”指的是什么?

(3)英国在什么时间依据什么条约取得了这种特权?这种特权损害了中国的哪项主权?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