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他在延安时期的老朋友、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再次会见斯诺时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这表明( )

A. 中国释放出改善中美关系的愿望    B. 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赖美国支持

C. 处理中美关系的关键在中国    D. 中国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灵活态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非常强调的是 ( )

A. 中央集权原则    B. 自由平等原则

C. 分权制衡原则    D. 司法独立原则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34年9月30日,共产国际书记处致电中共中央:“考虑到这样一个情况,即今后只在江西进行防御战是不可能取得对南京军队的决定性胜利的,我们同意你们将主力调往湖南的计划。”与电文中的“情况”相关的史实是

A.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D. 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肖德甫《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该材料反映了光荣革命

A. 使英国议会制度从此开始真正确立 B. 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C. 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D. 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的利簋(guǐ),是目前所知西周最早的青铜器。簋底部铸有铭文,大意为:武王在甲子日早晨出兵伐商,经占卜和观星象,果然很快攻克商都。七日后战争结束,武王赐金(即铜)给一个名叫“利”的官员,为他的先祖铸造这尊青铜簋,以作纪念。该文物的出土,一定程度上说明

A. 武王伐纣有确切史实依据

B. 周代青铜器主要用于赏赐军功

C. 西周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D. 周王赏赐礼器以强化宗法制度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太平天国立国之始就开科取士,其后制度日备,有会试、乡试、县试等,而且录取颇宽。这说明太平天国

A. 注重宣扬儒家传统文化

B. 政权性质日趋封建化

C. 缺乏新政治体制的建设

D. 注重扩大人才的储备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秦律十八种》,其中《工律》记载:“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金布律》要求:“买卖往来,商品各婴其贾(价格)。”对以上记录认识准确的是

A. 秦朝的经济法规简略粗疏,轻罪重刑

B. 秦朝政府控制了农副产品的市场交易

C. 统一度量衡强化统治,加重百姓负担

D. 秦朝重视运用法律管理社会经济生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题文)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的首要问题是

A.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 克服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

D.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49年下半年发生了苏联首次爆炸原子弹成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者使美国和其盟国感到,它们正面临着苏联空前的军事威胁,甚至是核威胁;后者则使杜鲁门政府认为它所担心的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张已成为事实。这两大事件直接导致

A. 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冷战”加剧和美国极力排斥新中国

C.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D. 美苏两国因惧怕核战争而妥协对话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任何贵族爵位,凡是在合众国担任受益职务……非经国会同意,不得从任何国王、君主或外国接受任何种类的……官职或爵位。这一规定旨在( )

A. 保持国会绝对权威 B. 加强联邦政府权力

C. 防止封建君主专制 D. 保障民主共和政体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

A. 在古代希腊、罗马,不平等的思想才是正常的思想

B. 在古代希腊、罗马,各阶层都享有民主权利

C. 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全体国民的民主

D. 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A. 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 B. 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C. 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D. 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标语是社会各种变革力量用来宣传自己的重要工具,以下是红军长征中的有代表性标语,其在当时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A. 具有史料价值和政治文化内涵

B. 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

C. 宣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D. 启迪民众,参与革命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唐太宗李世民规定,官可以随宰相入朝议事,谏官事实上已进代中央政权的决策层。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唐初重视法律制度建设

B.唐初明确划分官员职责

C.唐初重视选官制度建设

D.唐初注重监察制度建设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2012年2月22日,日本驻联合国大使西田恒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寻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方针没变,但在该过程中,成为任期更长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也是选项之一。这表明日本

A. 愿为世界和平发展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B. 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难以乐观其成

C. 视联合国安理会为其未来发展的根基

D. 国家理想被无情地掣肘于国际歧视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五四精神反映了五四运动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精神的统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的首要任务是

A. 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 成就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 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五四运动后,鼓吹新思潮的刊物有400多种。新思潮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又有各种各样被称为“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流派。这时的情况是,“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之痛,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这说明当时

A. 学生运动放弃游行示威方式,转向进行理论思想宣传

B. 进步学生抛弃不切实际的空想,走上了切实可行的道路

C. 新思潮庞大混杂而无主流思想

D. 进步人士开始放弃资产阶级思想,转而向往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沦》)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开始实行分封制

B. “贵族色彩”是因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

C. “共主”指周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自主权受限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平?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 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B. 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C.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D. 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上海从开埠到解放,人口出现过三次增长高潮;同时,不同国籍的外国人在沪人数比例也多次发生变动。其中引起后者变动的主要因素

A. 同西方列强侵略我国的历史相联系

B. 同西方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相关

C. 与半殖民地工业发展密切联系

D. 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历史依据一
 

历史依据二
 

历史结论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失败
 

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出身农民家庭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农民阶级可以领导革命胜利
 

 

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

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

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

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为有效应对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被迫采取严格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方式,并以儒家、法家等学说来论证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合理性,以强化指令性的管理。这种“指令性社会”指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中央集权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科学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深入到运动中去。正确理解是

A. 不仅要创造科学成就,而且要组织工人运动

B. 把科学理论用于解放生产力

C. 用科学理论武装工人阶级

D. 要在学术领域和政治领域中都获得认可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蒋介石年谱》记载,1933年3月,蒋电张学良,“明日恐不能起飞,而热(河)战紧急,兄须速往承德督战,不必待弟到平,免误战机”,这一电文发出的背景可能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备战日寇

D. “围剿”红军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路易十六被称为“国家的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和法律。这表明

A. 法国人民推翻王权成立共和国

B. 该宪法体现了霍布斯的主张

C. 国王权力受到三级会议的制约

D. 法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晚清载泽说:“我国道光以前,财权操自户部,各省不得滥请丝毫。咸丰以后,各省用兵,大吏率多自筹,从未仰给京部!”这反映了晚清

A. 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B. 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C. 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D. 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963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世界和平”演说中称,美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深切的利益,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结束我们所有的一切分歧,那么,我们至少能够协力使世界在分歧之中保持安全”。此演说

A. 吸取了核战争危机的教训

B. 旨在促进美苏两国间合作

C. 反映美国的霸权已衰落

D. 表明美国放弃冷战政策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当时的雅典公民广泛参与城邦事务。但也出现了一些过激行为,如数千群众聚在一起制定法律审查执政官的行为,宣召伯利克里解释其行为,不仅处死了苏格拉底,更处死了在阿吉纽西海战中打了大胜仗的六个将军。这反映了

A. 直接民主会损害自由

B. 公民道德素质的下降

C. 古希腊缺乏法制传统

D. 雅典社会人人平等的原则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 中国革命不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辛亥革命后,时人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   )

A.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 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 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1921年,梁启超在演讲中说:任凭什么人,尧舜呢,桀纣呢,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呢,王莽、朱温、袁世凯呢,若再要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也不会有的事了。下如此断语,是因为他

A. 认识到帝制的危害    B. 经历时帝制的腐朽

C. 正确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D. 片面地夸大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这里的“同”不包括

A.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同

B. 大多曾遭受过殖民侵略

C. 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

D. 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主要反映出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专制王权强大

C.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 集体观念浓厚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1970年,美国总统发表外交政策咨文说:“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表明美国

A. 继续推行遏制中国的政策

B. 谋求在亚洲地区的霸权地位

C. 准备与中国建立同盟关系

D. 准备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虎门条约》)该条款的制定充分表明签约的清政府代表

A. 精明强干

B. 软弱无能

C. 不顾自身利益

D. 不谙近代外交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恩格斯曾说:“在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下列事件最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巴黎公社革命

C. 辛亥革命

D. 俄国十月革命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 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 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台湾通史》认为:“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这在本质上表明

A. 中国近代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 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缩影

C. 中国通商口岸经济文化高度繁荣

D. 通商口岸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下表选自民政部公布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由此可以反映

①抗日英烈都牺牲于相持阶段

②国共两党都为抗战付出了巨大牺牲

③战火蔓延到东南亚和北美

④抗战历史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题文)宋朝“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这一做法

A. 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 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C.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D. 造成了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常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这种“政体形式”最有可能是

A. 英国君主立宪制

B. 法国共和政体

C.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

D.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题文)《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终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中央集权

B. 皇权专制

C. 世袭传承

D. 政务繁忙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清代官方著作《历代官职表》说:内阁职司票拟,其官创自明初,原不过如知制诰之翰林,并非古宰相之职。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在设立之初的共同点是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D.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详细信息
45. 难度:简单

抗战时期,泰晤士报就中国某次战事发表社论:华军英勇抵抗,日军尚未获得其摧毁中国军队之主要目的。此次两军作战,华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材料中所指战事应该是

A. 百团大战

B. 太原会战

C. 淞沪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详细信息
46. 难度:简单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 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B.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 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 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详细信息
47. 难度:中等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力组织实施“兴边富边行动”,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

A. 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 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C. 国家的支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

D.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详细信息
48. 难度:简单

(题文)《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官员世袭制,并把“黜为农”作为对官员的处罚,这些规定表现了

A. 建立平均、平等理想社会

B. 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C. 形成了与清朝对峙的局面

D. 向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制度的蜕变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对表中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熟拟

诏书由中书省拟定,称熟状拟定,即详拟定稿。皇帝在纸尾批语,御印可其奏。

票拟

内阁学士将各地奏章“用小票墨书”,将拟定之批阅建议并附奏章进呈皇帝裁决。

 

 

A. 拟票者与皇帝拥有同等权力

B. 最高命令出自拟票官员

C. 皇帝无权亲见各地官员奏折

D. 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

 

详细信息
50. 难度:中等

(题文)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下列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一辈子第一回》宣传了1953年的全国基层普选

B. 这张选民证反映了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C. 新中国的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D. 图中选民证是依据1954年宪法统一印制发放的

 

详细信息
51. 难度:中等

1950年法国政府提出舒曼计划后,英国对其态度是参加而不作承诺。6月1日,法国政府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限它24小时内决定是否参加讨论舒曼计划的巴黎会议,并对建立煤钢工业的超国家权力机构作出承诺。最终,经英国内阁紧急会议讨论,决定不参加巴黎会议。英国这样决定的主要原因是

A. 议会是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无权决定有关事务

B. 二战后,英国和德国的和解进程落后于法国和德国

C. 英国希望维持对西欧国家的领导,不接受法国的通牒

D. 英国不接受建立在“主权让渡”基础上的超国家机构

 

详细信息
52. 难度:中等

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

A. 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

B. 罗马法具有理性色彩

C. 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D. 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

 

详细信息
53. 难度:中等

(题文)“在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之后。……普鲁士改革具有全德的意义,它为德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即走向现代的时代。”推动德国走向“现代的时代”的政治前提是

A. 拿破仑战争打击了封建制度

B.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统一

C. 1871年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制

D. 德意志帝国皇帝和首相掌握了最高权力

 

详细信息
54. 难度:中等

1881年,在巴黎公社失败十周年之际,马克思在给友人的信中强调: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这里说的“特殊条件”指

A. 巴黎工人不掌握军队

B. 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

C. 缺少社会主义者的领导

D. 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工人

 

详细信息
55. 难度:简单

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 )

A. 直接民主    B. 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 代议制民主    D. 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详细信息
56. 难度:中等

(题文)朱自清说“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绘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这说明当时人们的愿望是

A. “打土豪,分田地”

B. “要和平,争民主”

C.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 “打倒列强,除军阀”

 

详细信息
57. 难度:中等

对下列几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信息概述最准确的是

A. 中国积极加强与第三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B. 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 正逐步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

 

详细信息
58. 难度:中等

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作者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当他把这幅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要求李鸿章对出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想出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下列对李鸿章的下联理解正确的是

A. 清王朝整体的软弱导致被迫签约

B. 李鸿章本可以不理伊藤博文

C. 玉帛是精品,李鸿章愿意做“玉帛相将”

D. 李鸿章无视皇权,说自己有帝王度量

 

详细信息
59. 难度:中等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局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

A. 美国霸权地位的丧失

B. 世界经济全球化

C.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 第三世界的崛起

 

详细信息
60.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独立宣言》颁布后的美国“不能算是一个独立国家。她既没有财权,又不能征税,更无法维持一支常备军,对新生的国家在许多方面都起着消极的作用。而资产阶级和一切有产者都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维护既定的秩序”。因此,当时的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 必须改变现有的不合理体制

B. 必须增加税收保障政府运转

C. 必须建立常备军来保卫政府

D. 必须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详细信息
61. 难度:中等

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或骨灰埋在别人的土地上,虽然侵犯了土地所有人的权利,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或骨灰掘走。”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 大祭司和皇帝共同治理国家    B. 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不受保护

C. 宗教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D.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详细信息
62. 难度:中等

在京城、直隶、天津、山东各地,八国联军开始斩杀中国官员。下图是1900年底英军在北京菜市口监斩清廷官员,分析此史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此举符合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B.此举是在执行《辛丑条约》的规定

C.此举说明八国联军曾在华实行直接统治

D.此举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详细信息
63. 难度:中等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旋昂,誓与列强征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罗者千夫莽”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A.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详细信息
64. 难度:中等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A. 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 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 已成为进行抗战的主要力量

D. 配合了国民党太原会战的进行

 

详细信息
65. 难度:困难

下图为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该表格说明了

A. 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 美国对欧贸易逆差

C.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D. 西欧经济快速发展

 

详细信息
66. 难度:中等

英国法学史专家梅因曾论述道:“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将外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的保护之外……在罗马史中从来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这一论述

A. 指出了习惯法的弊端和缺陷

B. 说明了成文法诞生的必要性

C. 揭示了万民法产生的必然性

D. 表明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

 

详细信息
67. 难度:困难

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成为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到独立解放与和平崛起的起点,而且为夺取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而为推动世界历史从动荡与战争的旧时期走向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由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抗日战争

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结束了世界的动荡局势

C. 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转型    D. 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6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民族或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对于相应的地域或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有深刻的影响。“祖宗之法”是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西方的“政治文化”则呈现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两宋对于“祖宗之法”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①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②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英国政治变革大事记

年代

事件

1688年

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专制王权

1689年

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18世纪初期

通过《王位继承法》、《三年法案》进一步约束王权

18世纪中期

逐步形成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

1832年

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1867年

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84年

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以前的历史,是孔子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而按照自己的理想假托先王的言行写出来的宣传作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康有为以此证明孔子也是一位维新派,并打着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要求进行社会改革。康有为认为,事情是向前发展的,远的、旧的必将败亡,近的、新的终将兴起,因此,就要变法维新。这样,康有为的孔子改制理论就冲击了遵守旧法、恪守祖训的顽固派。

—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1)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①②。你如何认识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实现政治变革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政治思想在美国的延伸”这一观点体现在美国哪些制度上?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康有为对待“祖宗之法”的看法。简要评论这些看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