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礼乐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的“革命”是指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

B. 儒学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 行省的设置

D. 理藩院的设立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 宣政院

B. 中书省

C. 行中书省

D. 枢密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清朝雍正、乾隆之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的中枢机构是

A. 内阁

B. 六部

C. 理藩院

D. 军机处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观察下图,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 皇权不断加强

C. 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

D. 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对这一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A. 希腊人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

B. 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C. 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

D. 海洋是希腊人联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雅典民主政治制度中代表公民利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 十将军委员会

B. 四百人议事会

C. 五百人议事会

D. 公民大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以下为《十二铜表法》各篇目的内容。该法侧重于


 


 


 


 


 


 


 


 


 


 

十一
 

十二
 

传唤
 

审判
 

求偿(债务赔偿)
 

家长权
 

继承及
监护
 

所有权
及占有
 

房屋及
土地
 

私犯(侵犯他人)
 

公法
 

宗教法
 

前五表
之补充
 

后五表
之补充
 

 

 

A. 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B. 处理私人的权益纠纷

C. 培养公民的道德素养

D. 规范公民的日常行为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受“脱欧公投”的影响,英国首相卡梅伦于2016年7月13日前往白金汉宫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递交辞呈。为了研究英国的首相制度,南京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出示了与之相关的图示。该图反映出近代英国

A. 内阁首相可以独揽国家大权

B. 国家机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

C. 英王受到内阁及首相的监督

D. 责任内阁制日益发展和完善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资本论》的发表

D. 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

A. 法国革命爆发    B. 德意志统一

C. 巴黎公社成立    D. 新中国成立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着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 二月革命的发生

B. 《四月提纲》的提出

C. 七月事件的发生

D. 彼得格勒起义胜利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景观曾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但却在近代的一次战争中被焚毁,这次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太平天国的史事中,能够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    )

A. 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 进行北伐和西征

C. 发生了天京变乱    D. 颁布《资政新篇》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台湾义军发表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檄文发布的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片段,它以时间轴的方式展现了辛亥革命的主要历程。图中的①、②应是

A. 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

B. 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 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

D.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某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收集了四处纪念馆的参观劵。按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①④②③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如图是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的封面,标题是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文字内容:(为了抗日)付出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这表明

A. 国民政府努力争取国际势力的支持

B. 中国战场的抗战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C. 美国舆论正面关注中国政府的抗战

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联合抗击日本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

A.公民原则和义务原则

B.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C.人民民主原则和多党制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公社原则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某同学在学习了“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后,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整理。其中正确的是

A.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革命委员会是一个党政分开的权力机构

C. 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 到20世纪末,我国已形成了一个以刑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正确的理解是

A. 澳门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方针的首次成功运用

B.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D.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A. 说明中苏关系出现恶化

B. 争取到了更大外交空间

C. 意在换取美国对华支持

D. 缓和了冷战的紧张气氛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这反映了

A. 改革开放推动外交关系改善

B. 美国彻底改变对华政策

C. 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D. 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现是(  )

A.多边外交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D.不结盟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大清皇帝康熙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材料三: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材料四: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击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是哪些朝代实行的?

(2)材料二反映的何种政体,其特点如何?

(3)根据材料二,解释材料三中“反动统治秩序”的含义,说明辛亥革命确立何种政体?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权利法案》

材料二: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递合众国总统,由总统审批。倘若……该议院的议员以三分之二仍然通过法案,该法案成为法案。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二款总统有权缔结和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同意后,任命大使、最高法院的法官……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这与材料三有何明显不同?这种不同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什么特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该宪法体现哪些原则?

(3)通过上述法律文献,三国分别确立了什么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什么?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怎样的发展方向?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建立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据《世界当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材料四:“‘二战’结束后仅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布津热斯基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结合战后初期的国际背景分析该设想的形成原因。这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储备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这种变化对国际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

(3)结合史实,20世界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如材料三中所说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所提到的“新的力量”是指哪些力量?“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并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