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知识竞赛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明朝初年,政府修建了济养院(免费养老院)、惠民药局(免费医院)和漏泽园(免费公墓)。明太祖还命令在南京试点,于郊外修筑公房,并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由此推知,明初

A. 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 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C. 仁政思想全面实施

D. 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符百蔬。”材料可以佐证

A. 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B. 铁器的冶炼情况

C. 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

D. 神农氏创造耒耜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内容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有(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

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

A. 农业生产结构很脆弱

B. 小农经济具有较强再生能力

C. 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 农民要承受很高的赋役负担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清代,南方各地佃农对地主土地拥有永佃权,即佃户对土地具有长期佃作的权利,甚至部分佃户可以转让其永佃权。永佃权

A. 强化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

B. 损害了地主所有权的利益

C. 增强了佃农经济的独立性

D.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南宋辛弃疾《最高楼》云:“千年田换八百主”,晚宋罗琦《田蛙歌》谓:古田千年八百主,  今一年一换家”,这表明当时(     )

A. 政府抑制土地兼并    B. 土地买卖频繁

C. 租佃关系迅速发展    D. 小农经济破产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收税。其主要历史影响是

A. 加速了土地私有化

B.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C. 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

D. 加剧地方割据混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观察《中国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变迁图》,依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汉代丝织业中心由都城长安向全国各地辐射

B. 唐宋时期的丝织业是发展最快的手工业部门

C. 元至清朝苏州、南京等地也成为丝织业中心

D. 古代丝织业中心多数分布在丝绸之路的沿线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宋代有“榜下择婿”的风习,每当科举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反映了(     )

A. 门第观念彻底废除    B. 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

C. 官商勾结风气严重    D. 社会婚姻观念的变化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唐后,汴州(开封)、宋州(商丘)、楚州(准安)、广陵(扬州)、苏州和杭州等城市逐渐繁起来,其主要原因是

A. 运河航运的兴盛

B. 长江航运的发达

C. 江南经济的发展

D. 对外贸易的兴盛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30多位著名商人立传,并提出将主张盐铁官营的桑弘羊油烹,这说明(     )

A. 汉代已出现重商思想    B. 春秋以来商人地位很高:

C. 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    D. 盐铁官营阻碍社会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朱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由此四川地区出现了

 

A.

B.

C.

D.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题文)唐朝诗人王建在《夜看扬州》诗中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该诗从侧面可以印证唐朝

A. 严格市场的管理

B. 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C. 草市已经出现

D. 局部商业活动的时间已有所突破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北宋时期,除了在广州设市舶司外,还先后在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的板桥镇(今山东胶县)设市舶司。这说明北宋

A. 商业市镇发展迅速    B. 对外贸易规模扩大

C.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D. 海上丝绸之路扩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xie,疏通)”。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目的是为提高商人地位

B. 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 意在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借尸还魂”“循环往复”“独辟蹊径”。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 英、德、美、法

B. 英、德、法、美

C. 英、美、法、德

D. 美、英、法、德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1701年,英国某法案规定,接受政府差遣的人不得为国会议员。此举意在防止国王的亲信进入议会。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国王有权任命内阁首相

B. 议会的立法权相对独立

C. 人民主权原则遭到破坏

D. 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君主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18·江西赣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是基于

A. 思想之创新

B. 统一的意义

C. 人性之美丽

D. 人性之黑暗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这肯定了联邦法律的

A. 公正性

B. 至上性

C. 多样性

D. 民族性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里写道:“联邦的安定、繁荣和生存本身,全系于七位联邦法官之手。行政权依靠他们去抵制立法机构的侵犯,而立法机构则依靠他们使自己不受行政权的进攻。”这体现了美国宪法的原则是

A. 自由平等

B. 分权制衡

C. 人民主权

D. 联邦制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战后,威尔逊总统亲自参加《凡尔赛和约》的谈判,但该条约遭到了参议院的否决,使美国不能成为国际联盟的成员国。参议院此举

A. 加强了国会的立法权力

B. 反映了立法权已超越行政权

C. 行使了宪法赋予的权力

D. 体现了其与总统间权限不明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法国第四共和国宪法制定时,并未纠缠于共和制等基本问题,而是对政体安排进行了不同意见的表达。材料意在说明

A. 共和制在法国普遍适应民众要求

B.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

C. 现代民主代议制下不会出现专权

D. 法国共和制宪法在不断修改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题文)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A. 军国主义

B. 专制主义

C. 君主立宪

D. 联邦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题文)在德意志帝国建立初期,当时德国的一些资产阶级自由派人士抱怨德意志帝国“是一座尚未完工的建筑物,包含统一的因素太少。”材料表明德意志帝国是

A. 中央集权制国家

B. 联邦制国家

C. 专制主义的国家

D. 议会制国家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以下名句中,出自《共产党宣言》的是

A.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B.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法国巴黎公社的经验与俄国二月革命的教训对无产阶级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两者的共同启示是

A. 工人阶级必须建立工农民主专政

B. 应采取较为严厉的新闻政策

C. 无产阶级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D. 无产阶级可以发动资产阶级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上述材料应出自

A. 《和平法令》

B. 《告工人、士兵、农民书》

C. 《四月提纲》

D. 《土地法令》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9世纪末,洋纱开始大量输入四川,“女子终日纺纱不易一饱”,故多以购买洋纱织布为业,“比户莫不置有布机”,川省“每年输出布匹亦可谓一大宗”。由此可见,洋纱入川

A. 推动了纺织业生产的优化

B. 造成了纺纱工的失业破产

C. 开启了纺织业商品化进程

D. 实现了织布业的机器生产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1901年荣宗敬与弟荣德生等集股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两者都

A. 属于清政府的官办企业

B. 是近代企业中的典型代表

C. 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D. 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843年至1855年,中国出口的茶由1300万斤增加到8400万斤,丝的出口由1000多包增加到5600多包。出口额的迅速增长

A. 提高了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B. 更加强化了小农经济形式

C. 显现了近代经济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D. 使得中国成为亚洲贸易中心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钱乘旦评价某一件事时说: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这一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国民革命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上海在中国近代有独特的折射历史的地位与作用,根据以下三则材料反映的信息,请给上海进行时空定位

①有学者在日记中记着:“上海理发价,己至七万元,不改币制,如何生活。”

②上海工厂开工率20%

③百货架上80%的商品来自美国

A. 1895年

B. 1913年

C. 1936年

D. 1948年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产阶级学生群体中流行“欲占人间风气先,起居服御用心研。矜奇立异标新式,不是摩登不少年”的说法,看电影、跳舞、喝咖啡等社交活动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必修课。以上现象说明上海

A. 成为全国时尚中心

B. 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C. 学生普遍崇洋媚外

D. 西式生活方式发展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20世纪初,中国有识之士专门创办了《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等一些有关妇女的刊物,其他的革命书刊也发表了不少争取女权的文章,倡导“扶植女子共谋进步,以造福女界,即以造福于中国”。其主要目的在于

A. 推进社会风俗变革

B. 促进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 实现男女权利平等

D. 动员妇女参加反清民主革命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令;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革除。这些举措

A. 丰富了近代中国文化的内涵

B. 促进了中国民族独立运动

C. 有利于清政府挽救统治危机

D.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沪江商业市景词》描述20世纪初的上海:“各行贸易待评量,借作茶楼聚会场。每至午申人毕聚,成盘出货约期忙。”这反映出此时的上海

A. 遭到了西方生活习俗的冲击    B. 社交活动中的奢侈之风大增

C. 市民的消费理念发生了质变    D. 某些消费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据载,江苏宜兴“民国以来……新郎之戴顶履靴者仍属有之。然亦有喜学时髦,著大礼服,戴大礼帽,以示特别开通者”。这说明宜兴

A. 民众思想保守    B. 新旧婚俗观念对立

C. 婚俗变革剧烈    D. 社会风气渐趋开放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材料描述的技术领域是

A. 铁路运输    B. 航运    C. 航空    D. 电讯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不仅创立了《时务报》,而且创新了报刊文体,力求文字通俗易懂。这反映了维新派

A. 致力于文艺创作的革新

B. 注重营造维新变法氛围

C. 认为民众是维新的力量

D. 意识到了维新的急迫性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1947年3月,上海出版的《世界知识》杂志发表文章说,它“的确是使美国的外交政第开始了攻势的行动。这影响是全世界意义的”,它“的确是一颗炸弹,在这颗炸弹的威力圈里,遭到波及的是全世界的人民,连美国人民也不能逃避。”该文章评价的“它”是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北约组织

D. 柏林危机

 

详细信息
41. 难度:困难

下面是反映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 漫画反映了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 当时美苏争霸的焦点在美洲

C. 此时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D. 当时两国的对抗形式是冷战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西欧国家一些领导人认为,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间的战争威胁。基于这一认识,二战后欧洲走向

A. 战争

B. 分裂

C. 联合

D. 独立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毛泽东在一次大会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草命的决定性的胜利。在两个革命的实践中,……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此次会议

A. 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任务

B. 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详细信息
44. 难度:中等

新中国宣传画《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创作于1960年,从图中可得出的信息是

A. 农村开始走上农业集体化温路

B. 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 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令人鼓舞

D. 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化水平达到19.7%成为城市化新高峰,其主要原因是

A.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 “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

 

详细信息
46. 难度:困难

下表是1953-1957年中、英、美部分工业生产的平均增长速度(单位:%)统计表。该表说明中国实施“一五”计划期间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指数

18.0

4.1

2.8

31.7

5.7

3.9

原煤

14.4

下降

0.4

发电量

21.6

7.8

9.1

 

 

A. 我国的重工业基础相对发达    B.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C. 中西方工业化的核心在重工业    D. 英、美工业化水平骤降

 

详细信息
47. 难度:困难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农作物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

A. 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用权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详细信息
48. 难度:简单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国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D. 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