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牛耕》邮票。邮票中的生产工具是

A. 水排

B. 耦犁

C. 曲辕犁

D. 翻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中国人为“赛里斯”。“赛里斯国”即“丝国”,中国被冠以“丝国”之谓始于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清廷曾严令在南洋一带的华侨,限三年回国,否则,“不得复归故土”,华侨回来了,又被歧视。这表明清廷

A. 重农抑商

B. 对外开放

C. 闭关锁国

D. 重视华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英国学者杰弗里·巴勒克曾说道:“西欧于1500年仍然站在文明世界的边沿,比起这个时期最强盛、最先进的中国的明帝国和勃然兴起的中东奥斯曼帝国和萨菲帝国,西欧黯然失色”。西欧这状况得到改变始于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殖民扩张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7世纪的时候,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国家,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被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材料所述国家应是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同学总结工业革命发生条件的图示,下列选项中,能够合理对应标号①和②处的是

A. 地理大发现启蒙运动的扩展

B. 市场的扩大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世界市场的形成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D. 殖民扩张与争夺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有人这样描述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展览厅一进门,迎面一块巨大的重24吨的整体煤块,象征着工业的巨大力量,庞大的气锤、运行的机车……”该博览会

A. 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 体现了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

C. 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D. 主要的科技发明集中在美国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拥有全部加工工业资本额的40%,各重要工业部门一般都已被一两个或少数几个大托拉斯所垄断。这表明美国

A. 国有经济的壮大

B. 自由竟争的消失

C. 垄断组织的发展

D. 社会经济的衰退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泊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材料反映出当时的顺德

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 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C.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 社会习俗全盘西化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D. 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27-1936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A. 摆脱了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压迫

B. 民族工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

C. 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题文)近代以来,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下列城市中最早出现这种现象的是

A. 广州

B. 西安

C. 合肥

D. 深圳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1912年8月9日《晨报副刊》报道,在北京一次有关中西餐的民意测验显示,爱吃西餐和兼食中西餐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23%,被调查对象包括普通市民、知识分子等。由此可知当时

A. 西餐开始传入内地

B. 政治革命促进习俗变迁

C. 崇洋媚外风气盛行

D. 传统饮食结构有所改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从2017年8月14日起,北京地铁将刷手机乘车服务覆盖全部线路,用户只要开通“手机一卡通”,就可享受一部手机畅行北京地铁的便捷。这说明

A. 科技影响人类生活

B. 政府主导经济发展

C. 科技只有积极作用

D. 政府决定科技方向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十年,以下词汇最能全面反映该时代特点的是

A. 人民公社外交政策包产到户

B. “一大二公”大跃进城市改革

C. 开国大典公私合营和平共处

D. 中共八大大炼钢铁“八字方针”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该会议

A. 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

B. 拉开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

C. 决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确立了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下列符合材料内容的是

A. 19世纪中期的英国

B.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C. 19世纪中期的中国

D. 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从二战结束到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主张经济自由放任

B. 反对消费

C.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D. 反对经济全球化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 推行“以工代赈”,増加就业机会

B. 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 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

D.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美国商品出口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种种危机,时任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手段是

A. 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B. 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调节

C. 强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二战中,40%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仍用英镑结算,英镑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国际储备货币。为改变这一状况,二战后美国积极筹建

A. 布雷顿森林体系

B. 关贸总协定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马歇尔计划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的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上海合作组织

D. 欧洲联盟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

A. 巩固区域集团化

B. 消除国际竞争

C. 推动贸易自由化

D. 促进国际合作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间题。

材料一昼出耘耘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材料二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图3)

材料三“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有何特点?

(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3)材料三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滯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早期民族企业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在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航海活动简表

材料二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我们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我们要主动作为、度适管理,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我们要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我们要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习近平《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共享经济全球化好处》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概括指出这一事件的世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