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成都市毕业班摸底测试(高二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古代希腊

A. 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

B. 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

C. 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

D. 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该制度规定,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特别是资助戏剧演出、修建战舰。此外,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这表明古代雅典

A. 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

B. 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

C. 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平等的矛盾

D. 社会阶级对立得到消除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为使在国外从事商业贸易的市民能得到保护,同时也使非罗马市民也能在罗马从事商业贸易,罗马制定了新私法体系的万民法。据此可知,万民法

A. 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 适应了社会形势的变化

C. 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

D. 动摇了公民法的法学地位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某一时期,意大利人对于那种表现追慕上帝的峭拔的建筑风格感到厌倦,便想起了古希腊罗马时代那些建筑,于是“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据此可知,当时的意大利

A. 复古思想盛行

B. 宗教观念淡化

C. 人性得到复苏

D. 生活方式单调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国际关系中的基准时间被视为临界点,用于判定更为长期宏观历史变革的出现。一等基准时间是指那些可以代表宏观历史变革中主要进程的事件集中期。二等基准时间是指一些次等的重要变革集中期,其影响力较为局部。按此可知,下列可作为“一等基准时间”的是

A. 1500年

B. 1777年

C. 1871年

D. 1931年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1585年到1604年,在政府授权下,英国每年至少有一两百武装商船出海,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他国运输船队,每年的掳获平均可达20万英镑。这一现象

A. 导致了英荷战争的爆发

B. 推动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C. 促成了欧洲商贸中心转移

D. 反映了英国社会矛盾的缓和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某思想家指出,那些现今不可一世号称为教皇、主教、神父的人,在圣经里不过是被称为“执事”“仆人”“管家”,其实他们原是应以传道服侍人的,将基督的信仰与信徒的自由教导人的。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 古希腊的智者

B. 14世纪的人文主义者

C.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

D.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题文)18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他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他一定会吓昏过去。”伯克口中的“他”

A. 发展了人民主权学说

B. 创立了三权分立学说

C. 首倡了社会契约思想

D. 提出了君主立宪主张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790年1月,在了解各州具体的财政情况的基础上,汉密尔顿提出了清偿国债的报告,包括州的债务和巨额的外债。他认为解决美国的内、外债“是获得自由的代价,美国的信誉曾一再作为它的保证”。这表明,汉密尔顿主张

A. 实施财政赤字政策

B. 强化新政府的信用

C. 废除美国邦联体制

D.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 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

B. 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

C.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 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的理性发展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有学者指出,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德国政体变革在当时

A. 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实施

B. 超越了时代的要求

C. 削弱了宪政的民意基础

D. 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13年,比尔德出版《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他在书中,逐一列出了55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进一步指出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4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A. 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

B. 顺应了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

C.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阶层的利益诉求

D. 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下图为英国画家德·卢戴尔布格(1740~1812年)的绘画《卡尔布鲁克代尔之夜》。该画描绘出当地的炼铁厂大熔炉飞溅的火花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周围的小镇和远处的群山,运输的马车整装待发。该绘画反映了

A. 蒸汽机的推广使用

B. 印象派的艺术风格

C. 冶铁工业推动交通运输发展

D. 化学工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世纪,英国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音乐会成为最流行的休闲方式之一,一些音乐厅老板扩大经营范围和场地规模,聘请专业的演出人员,面向广大平民进行收费演出。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理性休闲方式逐步兴起

B. 大众艺术修养的普遍提高

C. 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事业

D. 休闲活动呈现商业化特征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1871~1891年法、美、德、英四国生铁、钢、煤产量变化表

据表可知

A. 大国经济实力趋于平衡

B. 老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下降

C. 国际格局面临重大变动

D. 传统行业技术革新能力丧失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从1872年到1893年间,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不同文字的版本写了七篇序言,这些序言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或完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 基本原则不断变化

B. 成为各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C. 理论来源逐步扩大

D. 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巴黎公社革命刚刚取得胜利时,公社领导人对人民群众说,你们当时给我们的是这样一种委托……我们的个人利益开始抬头之日,就是我们恪尽公职结束之时;那么听凭你们发落吧,我们的主人,你们的自由是你们自己争取的。这一主张表明巴黎公社

A. 呈现出人民掌权的发展趋势

B.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革命指导

C. 得到了工农群众的普遍支持

D. 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客观产物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22年3月,在俄共(布)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列宁把共产党员能否学会做生意提到关系党和苏维埃政权生死存亡的高度加以强调。这是

A. 发展俄国市场经济的需要

B.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要求

C. 解决政治经济危机的需要

D.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下图是苏联某时期创作的一幅名为《窒息的英、法、意市场》的漫画。该漫画意在

A. 讽刺美国垄断资本大肆巧取豪夺

B. 号召西欧国家联合摆脱美国控制

C. 揭露美国扶植和控制西欧的本质

D. 批评苏联应对美国全球扩张不力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1960年,美国、英国和法国出口的机械产品中,有40%是所谓的“国际性综合商品”(即全部或部分由外国制造的零部件装配的商品)。197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48%。这表明

A. 美英法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

B. 国际形势的缓和有利于经济发展

C. 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衰落

D. 新型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下表美国1973~1978年支付给工人及职员的工资变化表

据下表可知

A. 美国逐步摆脱了“滞涨”危机

B. 美国工人的实际收入增长有限

C. 美元的实际价值保持长期稳定

D. 美国全球扩张导致本国经济恶化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的美国政治是“双城记”,一城是华盛顿特区,另一城是好莱坞影城。华盛顿特区为政策、权力运作之所;好莱坞则供给政治理念,给美国政治文化提供思想资源。据此可知,美国在“二战”后

A. 政府对电影企业的直接控制加强

B. 影视艺术渗透了官方意识形态

C. 政治类影片成为影视作品的主流

D. 政治运作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同題。

材料一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現了一场住房危机。面对危机的加深,1928年苏联最高苏維埃出台了《住房建設法案》,明确提及“有必要鼓励私人投資国有住房建設”,激起了私人投資国有住房建設的热情。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私人投資的住房建設占总数的22.5%。国家除了为民众分配住房外,还提供了房屋租賃,在一定范国内实行免費租賃房屋,或者是低房租政策。此外,苏朕政府还对原有房屋进行了維修或加固,费用由政府承担,并要求住戸至少居住三年时间。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減少人員流动,緩解城市住房紧张局面。但是国家毎年制定的住房建設计划,一直都无法按计划完成。

—摘編自沈晓龙《20世紀初至20世紀7O年代苏联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研究》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吋期推行的住房政策,是美国克服经济危机、解决社会中相对貧困问题、緩解社会矛盾的一項重要对策,同时也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320世紀30年代美国的住房政策(部分)

 

时间

住房政策

1933年6月13日

通过房主貸款法,授权建立房主貸款公司。

1933年6月16日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授权使用朕邦資金解决低費用住房、清理貧民窟住房和生存房基地。

1934年6月27日

通过了国民住宅法,建立住房管理署。根据垓法建立了联邦存款和貸款保险公司。

1935年4月8日

根据紧急救济拔款法,为公共工程工人提供价値4.5亿美元的住房建没費。

1937年9月1日

通过第一个合众国住房法,建立美国住房署,規定内低收入家庭修建公共住房制定长远计划,为地方住房机构的低房租工程和清理貧民窟工程提供貸款。

 

 

—摘編自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学知訳,分別指出美、苏丙国出現住房危机的背景,并概括两国解决住房向題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学知枳,指出美、苏两国住房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戴高乐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想法由来已久。“二战”后法国面临着一个抉择:是恢复被维希政府中断了的第三共和国,还是创建全新的第四共和国?在戴高乐的坚持下,通过全民投票,投票的结果赞成戴高乐的主张:选举制宪议会,制定新宪法。但是戴高乐关于制定新宪法、改革议会制的主张与当时仍然怀念第三共和国体制的各派势力形成尖锐对立,结果第四共和国宪法确立的仍是一种议会制度,具有这类体制所包含的一切弱点,政府更迭依然频繁。1958年5月阿尔及利亚危机(法属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再次暴露了政府的软弱无能,历史又一次把戴高乐推到了法国政治的前台。戴高乐以有权修改宪法为条件,接受了议会的任命,担任第四共和国最后一任总理,在他的主持下,很快完成了新宪法的起草,并于当年以压倒多数通过。

——摘编自陈莉《戴高乐与第五共和国体制》

材料二

第五条共和国总统是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和遵守共同体协定与条约的保证人。

第六条共和国总统由直接的、普遍的选举产生,任期七年。

第八条共和国总统任命总理,根据总理的建议,任免政府的其他成员。

第九条共和国总统主持内阁会议。

第十条共和国总统可以要求议会就法律或者法律的某些条文重新审议,议会不得拒绝。

第十二条共和国总统可以在征询总理和议会两院议长意见后,宣布解散国民议会。

第十三条共和国总统签署经内阁会议审议的法令和命令。

第二十八条国会每年自行召开两次常会。

第三十条除议会自行召开会议外,特别会议应依共和国总统的命令召开并宣布闭会。

第三十四条法律应由议会投票通过。

—摘编自《法兰西第五共和宪法>(1958年10月4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8年戴高乐宪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宪法相比,1958年新宪法的特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