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是李阳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时在福州市西南郊的盖山阳歧村严复故居参观访问时拍到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如果我们上网搜索下图的历史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

A. 国民革命

B. 红军长征

C. 战略大决战

D. 渡江战役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革命纲领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题文)“二战”对战后世界政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对峙

B. 形成了两个德国

C.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D. 形成两个朝鲜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 社会性质的变化

B. 国家名称的变化

C. 文化观念的变化

D. 民族构成的变化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位于浙江省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于1984年,其成立的制度依据是

A. “一国两制”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毛泽东一首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共成立

B. 百团大战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 “三民主义、国共合作”

B.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一个中国、高度自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从适用范围看它属于

A. 公民法

B. 万民法

C. 自然法

D. 民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 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 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 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 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它

A. 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 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D.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兴中会

B. 中国国民党

C. 光复会

D. 中国同盟会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俄国十月革命不同于中国民主革命的武装斗争道路是

A. 共产党的领导

B.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 城市带动农村

D. 工农群众参加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格局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两极格局已经结束

B. 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C. 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D. 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开国大典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美国《时代》周刊每年年初评选一位他们认为“对世界事务发挥重大影响的个人”作为上年度风云人物。1986年1月6日,邓小平继1978年后再次被评为《时代》周刊1985年的“风云人物”,主要是因为他

A. 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B.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C. 明确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 对美国进行了成功访问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促使古代希腊产生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因素有(    )。

①独特的地理环境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③典型的城邦特征④丰富的农业资源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B. 俄国二月革命

C. 巴黎公社

D. 俄国十月革命​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不包括

A.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B. 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 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据下图判断它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A. 秦始皇时期

B. 汉武帝时期

C. 唐太宗时期

D. 明太祖时期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通过代议制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同时,也为工人阶级提供了合法的政治斗争的平台。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最能体现这一平台的是

A. 联邦体制    B. 帝国议会    C. 联邦议会    D. 国家元首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十月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因为它

A. 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

B. 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C. 结束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 有以列宁为核心的领导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这主要是因为

A. 议会权力大为增强

B. 内阁制得以形成

C. 国王权力受到了限制

D. 法律具有至高的地位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中国有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联系新时期的外交活动,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外交事件是

A.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B. 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C. 举办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军机大臣品位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编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是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部法律的性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同意,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为国王使用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架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该法案的颁布为英国确立           政体奠定法律基础。

(2)材料二美国1787宪法体现了什么核心原则?美国联邦政府权力如何架构的?

(3)当今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两者在产生方式、任职期限、行政权力上有何不同?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美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再次强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8年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

2008年恰逢安理会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片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外国列强侵华战争有关?20世纪70年代与图③同时期还有哪些外交的重大成就,请另举两例。在图片④会议上,中国起着怎样的建设性作用?

(2)材料一图片③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我国外交有何新成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