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西周时期,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这体现出古代中国

A. 以个体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B. 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

C. 农具的改进提高了耕作效率

D. 手工业进步提高了农具质量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据《三辅黄图》载,秦汉时期的长安各市平面皆成方形,四面设肆(店铺),供商贾列肆货卖之用,四面各设一门,供交易出入。由此可见,当时

A. 城市商业较为发达

B. 士商地位完全平等

C. 国家鼓励货殖功利

D. 重农抑商观念废弃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W·L·舒尔茨在《马尼拉大商帆》中记载,西班牙人多次抱怨“中国商人把从新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运来的白银几乎全部运走了”。其经济原因是

A. 中国古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中国和欧洲垄断了世界贸易

C. 中国古代农业商品化

D. 明代手工业发达出口顺差大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随着鸦片战争之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舶来机制化妆品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最早进入中国的洋货化妆品是与卫生有关的牙粉、香水及具有药用功能的护肤类化妆品,如花露水、雪花膏等。由材料可以得出

A. 近代社会受西方商业文明影响

B.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 中国商业发展呈现出阶段性

D. 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图是民国时期的一则香烟广告,上面的文字写的是:“请吸白金龙香烟。”下列有关对香烟广告的解读正确的是

A. 这是我国最早的香烟广告

B. 说明了生产者的抗日之心

C. 反映了民国科技的进步

D. 体现了商业经营的发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至1949年4月时增至5万亿,至6月更增至130万亿,比十个月前初次发行时增加二十四万倍。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最终出现面值一百万元的大钞,但仍不足以应付交易之需。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当时

A. 社会通货膨胀严重

B. 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

C. 国民经济建设成果显著

D. 国统区经济逐渐繁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图是1960年北京一个公私合营照相馆的照片。下列对该图片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B. 私有制改造取得根本性胜利

C. 当时个人崇拜已经非常突出

D.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乘坐日本新干线,工作人员问他乘坐新干线有什么想法。邓小平回答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此时邓小平的意思是

A. 重新评价毛泽东的地位

B. 中国需要改革开放政策

C. 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D. 决定实行城市经济改革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80年,山西省黎城县城关镇曹软升推销一个50吨储油罐,从中挣了2800元,被以投机倒把罪判刑。199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删去法律中“投机倒把罪”的规定。此变化反映了

A. 社会经济秩序日趋稳定

B. 政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 公民权利有法律保障

D.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先秦文献《孟子》中写道:“先生何为出此言也。”那时候的“先生”是指年长而有学问的人。清初,称重臣为“老先生”,辛亥革命后交际场中,彼此见面,对老成的人,都一律称呼为“老先生”。20世纪80年代后,“先生”的用法更为广泛。妇女也将自己以及别人的丈夫称为“先生”。“先生”称谓的变迁反映出

A. 儒家文化有浓厚的保守思想

B. 西学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

C. 社会风俗文化的不断变化

D. 中国仿效西方的新式语言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自行车开始进入中国时是作为交通工具引进的,1947年在上海举行了中国第一次全国性自行车表演赛。最近几年相继举行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及多次场地赛、山地赛,给我国的自行车运动带来了长足发展。这说明

A. 中国社会生活节奏变慢

B. 自行车具有便捷的特点

C.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D. 交通现代化改变了社会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873年8月,《昭文新报》创办于汉口,这份报纸内容多为轶闻趣事,间有诗词小品,与当时以刊载官方文书为主的《京报》《宫门钞》旨趣颇异。这说明该报

A. 关注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B. 具有推动维新的目的

C. 是近代最有价值的报纸

D. 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地理大发现之后,商业的发达已经使得买卖双方只要签订合同,或者集中在专门的交易所就可以进行贸易活动,不一定需要现货成交。16世纪,欧洲的商业投机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大大超越了中世纪行会限制下的范围。这体现的是

A. 商业革命

B. 政治革命

C. 工业革命

D. 价格革命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葡萄牙最早占据巴西,但1638年至1640年间,荷兰逐渐控制了巴西东北部的地区,并以累西腓为首府。1648年,葡萄牙在对荷兰战争的胜出才扭转这个局势,荷兰当局其后将巴西交还给葡萄牙。这体现出葡萄牙

A. 重税政策导致衰落

B. 封建落后拖垮国家

C. 战争造成财政亏空

D. 殖民扩张与殖民斗争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有人认为,欧洲如果没有横跨大陆的铁路和电报,没有往返于大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没有能割除大草原草皮的农业机械,没有征服诸土著民族的连发枪,殖民地的荒野原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作者认为近代西欧扩张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

B. 资产阶级革命

C. 工业革命

D. 殖民地制度落后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洛克菲勒从1859年一口油井,到19世纪末发展为美孚石油公司,经营触角伸到了世界,实现了从原油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一整套发展的生产经营系统。这体现了

A. 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B. 企业的组织和规模变化

C. 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 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29年3月4日,《华尔街日报》在庆祝胡佛总统就职时说:“政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商业打成一片。毫无疑问,胡佛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商业总统,他将是美国第一个商业总统。”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A. 美国经济崩溃是因为信贷太少

B. 银行是经济稳定的重要工具

C. 水利建设成为发展经济的手段

D. 经济繁荣之下隐藏着巨大危机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36年,美国最高法院认为征收特定族群税收以补助农民为非法行为,并宣布罗斯福农业调整法案违宪,法案大部分内容遭到废止。可见当时美国

A. 放弃了传统自由贸易政策

B. 国家干预优势凸显

C. 总统新政受到司法权制衡

D. 国家发展计划混乱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64~1970年和1974~-1979年的英国工党内阁以公有化为纲领,试图以此创造出一个富裕的英国工人阶级,但工资的“大锅饭”和高福利(甚至连配眼镜和假牙的费用都由国家报销)导致生产效率降低,通货膨胀和大量失业使工党选举失败。这体现出英国

A. 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B. 经济干预力度减小

C. 出售大型国有企业

D. 高福利政策的挫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现代某一时期,苏俄实行实物配给制,食物与商品集中计划配给;所有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实施国有化,小工业企业则实行监督;国家经营所有的外贸活动;对工人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禁止罢工。这一政策出现的背景是

A. 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 农业集体化政策出现失误

D. 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苏联在二战前建立了五大坦克生产基地:乌拉尔、哈尔科夫、鄂木斯克、列宁格勒以及车里雅宾斯克。1945年生产各类坦克29175辆。此现象

A. 是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

B. 源于五年计划建设迅速工业化

C. 表明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就

D. 与苏联不断改革经济体制有关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体现出

A. 指令性计划减少

B. 商品经济发展

C. 计划体制的弊端

D. 公有制被打破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946年6月,在美国主导下,世界银行开始运行。最初世界银行的目的是帮助欧洲国家和日本战后重建,1947年5月,它批准了第一批贷款,贷款给法国2.5亿美元。这表明

A. 日本是当时发展最快的国家

B. 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C. 法国的经济被美国所控制

D. 世界银行是一家美资银行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欧元纸币的背面绘有欧洲地图。由于一些欧洲国家的海外领地(如法属圭亚那)也使用欧元,因此这些海外领地的地图的亦被单独绘出并置于欧洲大陆地图的左下角。这一风格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

A. 贸易壁垒发展趋势

B. 资金全球流动趋势

C. 各国都互相合作共赢

D.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与2017年世界部分国家汽车产量对比表(单位:万辆)。这体现了世界

 

美国

苏联(俄罗斯)

英国

德国

日本

中国大陆

印度

二战期间

240

170

80

120

12

0

0

2017年

1119

155

175

565

969

2902

478

 

 

A. 经济全球化

B. 经济多极化

C. 发展不平衡

D. 生态危机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诗经·小雅·大田》

材料二

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依托豪强,以为私属。贷其种食,赁其田庐,终年服劳,无日休息,罄输所假,常患不充。有田之家,坐食租税。贫富悬绝,乃至于斯。

—唐《陆宣公全集》卷二十二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何种经济?当时这种经济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农民的处境。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窃自中外通商以来,中国之财溢于外洋者,洋药而外,莫如洋布、洋纱……考之通商贸易册,布毛纱三项,年盛一年,不惟衣土布者渐稀,即织土布者亦买洋纱充用,光绪十四年销银及将五千万两……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反为外洋独擅之利。耕织交病,民生日蹙,再过十年,何堪设想!今既不能禁其不来,惟有购备机器,纺花织布,自扩其工商之利,以保权利

—张之洞《拟设织布局折》

材料二

马克恩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懈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和张之洞的对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分析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临终前没有明确指定接班人,这使苏联领导层出现最高权力的争夺。同年9月,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其地位还不能同斯大林担任的总书记相比,急需得到中共的支持,据俄罗斯解密的档案记载,1954年9月,赫鲁晓夫首次来华前主持召开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决定对华大幅增加援助作为礼物,伏罗希洛夫发言称这是苏联经济难以承受的,赫鲁晓夫则说非如此不能使中国人感受到友谊。

1960年春夏之际,中苏双方出现严重分歧,同年7月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会议,重点讨论“反修”问题。会议期间,传来赫鲁晓夫于7月16日突然通知撤退在华全部专家的消息,激发与会者一种勒紧裤带尽快还债的情绪。1961年苏联赫鲁晓夫裁军120万的计划遭到了苏联军方的强烈抵制。

—徐焰《苏联援华的真相》

材料二

苏联(赫鲁晓夫)政府主动提出,在两国贸易中间中国所欠的10亿卢布逆差可分五年偿还,不计利息,中苏双方就此达成协议。

—1961年4月《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对华经济援助的三次政策变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对华经济援助变迁的苏联国内背景。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后,德国的矿产资源要地萨尔和西里西亚已经不归德国控制,同时盟国摧毁了大量的工厂以限制德国的工业产量。到了1947年,甚至连德国的工业中心鲁尔都有面临被全面拆除的可能。

—《马歇尔计划》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的经济实力与欧日各国相比,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无论是GNP、黄金储备和对外贸易等占世界总量的份额,还是美元的作用和对主要国际经贸组织的影响,均无出其右者。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美国经济相对衰落时期。这主要是因为德日在迅速恢复经济的基础上,力追赶,与美国在总体上的差距不断缩小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美国援助德国的实质意图。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日欧经济格局的变动情况。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