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选修三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题文)1942年,为了阻止德国获得伊朗的石油,苏联军队驻在伊朗北部。1946年初,美英将苏联继续占领伊朗北部一事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苏联被迫撤军,与此同时,美国第六舰队部署在东地中海。美国的行动表明

A. 欧洲复兴计划开始实施

B. 其战略重点是中东地区

C. 美苏同盟关系已经结束

D. 对苏联的冷战已经开始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题文)美苏争霸双方争夺的重点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美洲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对雅尔塔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B. 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

C. 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

D. 标志着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奠定美苏两极格局的会议是

A. 华盛顿会议

B. 开罗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慕尼黑会议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期,法国政治家托克维尔预言一百年后的世界格局:“它们起点各异,所走的道路也不相同,然而似乎是天意要它们各左右半个地球的命运”。“它们”指的是

A. 美国和苏联

B. 德国和日本

C. 法国和中国

D. 英国和德国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49年初,苏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这里所说的美国的“经济方式”是指

A. 马歇尔计划

B. 莫洛托夫计划

C. “北约”组织

D. 布雷顿森林体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演变的特点是

A. 逐渐形成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B. 逐渐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C. 美国开始推行对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

D. 大国间利益争夺和意识形态问题交织在一起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雅尔塔体制的确立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该体制

①主要由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协议构成

②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

③在20世纪50年代初演变的特点是逐渐形成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④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为美苏冷战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

B. “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

C. “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的统一

D. “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在美苏对峙争霸中,主张对苏联采取"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是

A. 里根

B. 肯尼迪

C. 艾森豪威尔

D. 尼克松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题文)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外交官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封电文,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美国必须把苏联当作对手,而不是伙伴”。这一文件

A. 标志着美苏争霸的局面完全形成

B. 主张美国用战争手段与苏联全面对抗

C. 为美国的“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D. 形成了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它先将德国一分为二,再将欧洲一分为二,最终将世界一分为二”。此处“它”喻指

A. 凡尔赛和约    B. 《开罗宣言》    C. 修筑柏林墙    D. 马歇尔计划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实行占领区货币改革

B. 成立经互会

C. 成立华约组织

D. 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二战后,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是

A. 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 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夺权

C. 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

D. 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不吻合的是

A. 成为债务国

B. 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呈上升趋势

C. 战争使英国元气大伤

D. 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该体系

①主要由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协议构成

②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

③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有一定积极作用

④仍然具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题文)下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1973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在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

A. 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 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 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 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对美国对外战略进行重大调整

A. 标志着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

B. 其根本目的仍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C. 表明美国的扩张重点在亚洲

D. 表明美国由战略收缩转向战略进攻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68年夏,包括美国和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签署了《防止核扩散条约》,该条约规定,签约的国家不得向非核国家提供核武器,禁止签约的非核国家制造核武器。至1970年3月,已有47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这一条约在当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包括

A. 消除了核战争的危险

B. 缓解了“冷战”所造成的国际紧张局势

C. 消弭了美苏间的分歧

D. 有效地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题文)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 欧盟成立

C. 苏联解体

D. 9·11事件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83年3月,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一项被西方称为“星球大战”的战略防御计划。其一是要以反弹道导弹防御为“盾”,以核进攻式器为“剑”,使美国处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战略优势地位。其二是要利用苏联的“重大经济困难”和技术落后,来达到它的政治目的。此外,美国还希望通过“星球大战”计划的推行,推动新技术革命,刺激美国整个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因为在新技术革命中占主要地位的核技术、航天技术、电子技术、新材料等,无一不是首先为军事目的而研制和发展,然后再转到民用生产领域的。美国一位学者断言,“这是一次可以和电的发现相媲美的革命”。美国政府官员诺曼·贝利甚至说,克服世界经济衰退,只有通过“星球大战”计划才能做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影响。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美苏两国的战略地图上,双方都希望统一的德国成为本阵营的排头兵,但是双方在德国的统一程序和方式上均存在巨大分歧。在此情况下,德国无法避免分裂的结局。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先后成立。

1972年两德之间签订《基础条约》,为两德关系正常化铺平道路。

20世纪80年代,两德统一的步伐加快。对此,法国总统密特朗说:“谈论德国统一的人什么也不懂。苏联决不会答应。德国统一意味着华沙条约的结束,这,你怎么能想象呢?”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德国越来越想统治欧洲,我们得经常会晤来抵消德国的力量。必须做到不让德国统治欧洲。”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不反对德国统一,但我们要谨慎从事。”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布:“无论我们軎欢不喜欢,统一的德国必将留在北约内,这一时机已经成熟。”在此前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科尔游走于各大国之间,多方寻求理解、支持和妥协。1990年9月,“2+4外长会议”达成《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宣布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主权。

——摘编、整理自孟钟捷《德国简史》、知网论文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个德国出现及统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四国对待德国统一的两种不同态度及本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