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共同获得1926年诺贝尔和平奖,与之相关的条约是:

A. 国联盟约

B. 《拉巴洛条约》

C. 《洛迦诺公约》

D. 《非战公约》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电影《我的1919》生动再现了这一年中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为维护国家的主权而据理力争的外交智慧和风采。在这部电影中你最有可能看到

A. 某人通过电话托他在俄的好友买到了一瓶伏特加

B. 德国、奥匈帝国等战败国和俄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C. 很多国家的外交代表常出入电影院或参加鸡尾酒会

D. 北京高校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得知中国外交失败时义愤填膺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凡尔赛和约》和《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是

①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

②具有反共产主义的因素

③有关于赔款问题的决定

④有关于领土处理问题的决定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题文)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

A. 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

B. 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C. 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

D. 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德国人的反应是进行总罢工,结果法国人不得不为占领付出了得不偿失的代价。由于德国经济毫无生气、法国人又受到阻碍,赔款问题陷入僵局。”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国家签订了

A. 《洛迦诺公约》

B. 《拉巴洛条约》

C. 《非战公约》

D. 《凡尔赛和约》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题文)华盛顿会议通过的《四国条约》抑制了日本,但日本认为自己也有收获,主要是

A. 日本建立了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关系

B. 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得到列强的承认

C. 日本取得了对中国的独占权

D. 日本通过此条约获得了更多的权益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陆军元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只是20年的休战。”此话的含义是指凡尔赛体系

A. 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

B.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尖锐

C. 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D. 美国与日本争夺中国山东矛盾的尖锐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有人说“巴黎和会虽然播下了战争种子,但这个种子能否发芽还要看是否有合适的国际条件”,而最能提供这样的条件的是

A.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

B. 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C.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D.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和会的开幕式上,作为东道主的法国总统发表了如下演说:“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国就出生在这个大厅(凡尔赛宫)里。由于它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材料中“生于不义”是指代

A. 普法战争

B. 英法七年战争

C. 反法联盟干涉法国大革命

D. 法俄联合对奥作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题文)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批准巴黎和会通过的《凡尔赛和约》:一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目的的美国,一个是主权遭受严重践踏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中国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和平大使》一书评述说:“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英国在下列事件中的态度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①巴黎社会

②对德赔款问题

③洛迦诺公约

④华盛顿会议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19年,意大利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意大利主要的要求是

A. 希望扩大自己国家的领土

B. 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

C. 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D. 夺取德国太平洋上的岛屿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题文)有位外交官参加一次国际和会,原本期望大会能对战费、领土等议题作出公正明智的处置,但会中的决议却令他失望。他表示:许多代表运用诡辩掩饰他们的报复行为;强索巨额赔款;又屈从于强权,不能公正处理领土问题。这位外交官批评的是

A. 维也纳会议中,战胜国对拿破崙的安排

B. 凡尔赛和约中,协约国对同盟国的处置

C. 慕尼黑会议期间,希特勒对捷克的胁迫

D.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对事件的处理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题文)“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对德国人而言,最苛刻的制裁可能是

A. 德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B. 限制德国军备

C. 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D. 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19年,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出席了巴黎和会,在和会上可能看到与中国五四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A. 日本迫使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 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

C. 北洋政府没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

D. 日本出兵占领山东的租借地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段材料说明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题文)某条约有如下规定:“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德国和法国间边界领土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区的规定得到遵守。”该条约

A. 使法国的安全得到真正的保障

B. 从根本上解决了法德之间矛盾

C. 使德国立即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D. 减弱了苏联对西方国家的信任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段材料反映出这场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 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B. 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推动

C. 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权益遭侵犯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原则”带到巴黎兜售时,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对克里孟梭的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威尔逊和劳合?乔治一样想竭力控制欧洲

②威尔逊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号,实质上是力图控制世界霸权

③威尔逊和劳合?乔治均反对制裁德国

④法国竭力削弱德国的政策遭到英美的反对。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国际法认为,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是合法的,国际油诉诸战争的不容置疑的权利,即所谓的“诉诸战争权”

材料二、国际联盟约规定:“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许承受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材料三在国联成立前,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大家都认为每个国家都是判断自身行动的唯一和最高的裁判,因为国家再不服从任何更高的权利,对于其他国家的批评或质问,国家都有权利表示愤慨。

材料四国联是人们为组织一个世界性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而采取的第一个有效步骤。在这个秩序中,人们可以超越国家传统、种族差异和地理上的隔阂看到并促进人类的共同利益

——摘自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在战争问题上国际社会的观念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材料二所体现的国联的宗旨是否得以实现?为什么?

(3)比较材料三、四,在国家权力问题上国际社会的观念又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当今世界各种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现实,你认为当年的国联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年日本驻华公使说:“目前世界危机势必迫使我国政府采取影响深远的行动。当珠宝店着火的时候,要保证珠宝店附近的人不去拿几个珠宝是办不到的。”

材料二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之一顾维钧说:“中国应该在和会上理直气壮地提出山东问题。不能对英、法抱太大的希望,真正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的支持。”

材料三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说:“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是要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一九一五年五月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一九一八年九月廿四日的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义务。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世界危机”指的是什么?“影响深远的行动”的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顾维钧“理直气壮”的理由是什么?他的话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心态?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