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历史选修四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是1910年同盟会广西支部编辑出版的《南风报》第一期中的插图。图中的竹叶是由三民主义中的某个主义组成,请分析判断竹叶所示的主义指的是三民主义中的

A. 民主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的出版撰写了七篇序言,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以下史实符合此理念的是

①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②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④毛泽东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192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新土耳其》一书,其中认为,土耳其和中国“同为近东远东两大病夫,相似之处甚多……现在土耳其已经霍然病已,而中国转有病入膏肓之势……昔人有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不要徒然惭愧,我们还是进一步努力去‘结网’罢!”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两国国情有较多的相似之处

B. “土耳其已经霍然病已”主要得益于凯末尔改革

C. “中国转有病入膏肓之势”主要因为北洋军阀统治

D. 该书主张学习土耳其,开展全盘西化的改革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凯末尔还是一名军事学校的学生时就说过:“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凯末尔开始走上反抗素丹专制统治道路

B. 凯末尔主义的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C. 凯末尔社会变革思想在青年时代已经萌发

D. 此时凯末尔赢得了“伊斯坦布尔大救星”的美称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题文)孙中山和甘地被分别誉为中华民国和印度共和国的“国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两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发展民族经济的主张。他们在发展民族经济方面的相同点包括

①都看到工业文明的弊端

②都希望实现国家现代化

③都主张发展本国重工业

④都反对西方的殖民掠夺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6年11月1日下午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两人在公开简短讲话之后进行闭门会议。会谈中洪秀柱谈到:“为了追随中山先生的伟大理想,我们今天在此进行会谈,这也是自2005年的‘连胡会谈’以来,国共高层的延续性对话,象征两党对于‘九二共识’的政治互信基础不变……在两岸关系出现变量的此时,由衷希望贵我两党竭尽所能、真诚合作……”回顾历史,孙中山为国共合作方面做出的最大贡献是

A. 召开了国民党一大,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 曾经消除了国共两党存在的意见和分歧

C. 接受了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主张

D. 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19世纪,英国为加强对印度的控制,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电报和邮政设施,普及了英语教育,将西方文学和政治思想的主要部分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客观上

A. 加大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

B. 导致印度民族意识增强

C. 使印度在经济上从属于西方

D. 同化当地的经济与文化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48年蒋介石在甘地遇刺后写下了下面的吊唁词,现收藏在印度甘地博物馆。1948年1月,刺杀甘地的是一名

A. 英国殖民当局

B. 狂热的印度教徒

C. 狂热的伊斯兰教徒

D. 国大党的激进分子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题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

A. 阿姆利则惨案

B. 土布运动

C. 食盐进军

D. 甘地遇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其实质意义是

A. 恢复行会式工业组织

B. 大力发展家庭纺织业

C. 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

D. 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凯末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出生在土耳其帝国一个高级军官家庭

B. 1908-1909年,参加了土耳其资产阶级的革命

C. 一战中赢得了“伊斯坦布尔的救星”的美誉

D. 一战后转变成为一名坚定的爱国者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题文)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 中央集权制——选官制度——刺史制度

B. 亚洲觉醒——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食盐进军

C.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思潮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色佛尔条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对1920年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下列最确切的理解是

A. 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

B. 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势力

C.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自治

D. 以和平的手段抗议英国殖民者的压迫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从1920年下半年起进入高潮。其原因不包括

A. 素丹成为英国的傀儡

B. 土耳其的属国和欧洲大部分领土被列强瓜分

C. 希腊军队向土耳其内地推进

D. 国民军获得国外的大力支援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中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有关民族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初期以反对满清统治为重心,后主张五族共和

C. 康熙帝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崇尚儒家文化

D. 唐太宗对匈奴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被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凯末尔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内容包括

①实行政教分离

②颁布发展工商业的法令

③进行文字改革

④废除陈规陋习传授现代文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题文)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是因为甘地

①组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③创立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④调解教派间的纷争,主张团结合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

A. 克伦威尔

B. 凯末尔

C. 甘地

D. 林则徐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凯末尔对土耳其的重大贡献有

①实现了土耳其的民族独立

②废除了哈里发制度

③实现了土耳其的民族复兴

④使土耳其迈进了大国、强国行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孙中山和甘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代表本国资产阶级利益

B. 都为实现民族独立贡献了毕生精力

C. 都推翻了本国的君主制度

D. 都提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斗争方式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史量才,近代著名的爱国报人,祖籍南京,出生于上海一个商人家庭。早年读过私塾,考中过晚清的秀才。此外,史量才还主动接受新式教育,毕业于杭州蚕学馆,创办了上海“女子蚕业学校”,对新知识、新思想抱有开放和接受的态度。

1912年,《申报》主持人席子佩因经营不善,准备出让《申报》。张謇等人闻讯,立即与史量才等五人商议合作,向席购进《申报》全部产权。五人均为股东,推史量才为总经理。

1912年10月,史量才正式接办《申报》。其对《申报》改革,比肩《泰晤士报》的做法,使《申报》的社会影响迅速扩大,在反对独裁、帝制、复辟的斗争中,在宣传新文化的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32年2月,史量才等电请政府向十九路军增援:“无上海即无全国,置十九路军而不援,岂特弃我300万市民?”史量才的这些社会活动,始终站在国家与民族的立场上,对国民政府及某些官员的妥协退让与腐败行为进行不留情的揭露与批评。由于国民党方面的嫉恨,1934年11月,史量才被暗杀于杭州到上海的路上。

——摘编自《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史量才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并分析其社会角色复杂性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史量才的历史贡献。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在近代中国,徐继畲(1795-1873年)是颇有名气的人物,在19世紀下半叶,他的《瀛寰志略》一直是寻求教国道路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启蒙读物,郭嵩焘、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均身受其益,且曾惠及东瀛。

1843年。徐继畲因公驻厦门、便向美国传教士雅裨理认真请教世界各国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英国官员李太郭也向他介绍了好些古希腊的知识。从1844年到1848年,他用五年之功完成了《瀛寰志略》。它客观地介紹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和地理,赞扬西方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制度。它还指出“欧罗巴诸国皆善权子母、以商贾为本计。……航海贸迁不辞险远,四海之内遍设埔头,因由其善于操舟,亦因国计全在于此,不得不尽心力而为之也”,从而说明了西方各国在世界各地活动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继畲写作《瀛寰志略》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继畲《瀛寰志略》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