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宋真宗将其改名景德镇。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设“浮梁瓷局”,明朝朱元璋在此设立洪武窑,顺治十一年(1654),设立景德镇官窑。材料反映出景德镇

A.制瓷业源于北宋时期          B.明清时期私营制瓷业衰败

C.声名鹊起与官窑相关          D.明清官营制瓷业发展迅速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关于古代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汉代景德镇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

B. 夏商西周是古代中国青铜铸造业的鼎盛时期

C. 马王堆素纱禅衣反映了古代棉纺织业的高超技艺

D. 家庭手工业是推动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主要因素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题文)苏轼曾论述:“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A. 官府减轻农民负担

B. 地主致力民间赈济

C. 产生租佃经营方式

D. 租佃关系日益发展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坐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能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     B.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C.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     D.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 近代化的趋势

B. 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C. 自由平等精神

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

A.企业管理制度的转变           B.资源配置的转变

C.经营机制的转变               D.流通体制的转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的一个黄昏,北平的一座四合院里,一位妇人正在烹制面包和洋葱炒鸡蛋。在准备好晚餐后,她在沙发上,开始端详起丈夫购置的中山装。”这段描述中可以体现“中西合璧”风格的是

①中山装

②沙发

③洋葱炒鸡蛋

④四合院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 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 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与列强谈判后颁布了一系列进出口新税则,将进出口税分为了7.5%到50%共14级累进税率,打破了“值百抽五”的不分等级的旧税率。这种变化使中国

A. 民族工业得到有效保护

B. 政府财政大幅度增加

C. 关税自主得到了实现

D. 基本掌握海关行政管理权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史实中哪些有可能是真的?

①清末民初,中国报纸上出现征婚广告

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已经拥有自己制造的汽车

③民国时期,西装和中山装已经完全取代长袍马褂成为中国男子的主要服饰

④1949年,部分北京居民可以在家通过电视观看开国大典。

A.

B. 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述文字最有可能首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题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B.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C.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D. 中共十五大上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 对外开放    B. 思想解放    C. 文明碰撞    D. 政府提倡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30多年来,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 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 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F2包括“实业救国”

B. 一战期间F1>F2

C. 甲午战争后的初期F2>F1

D. F1主要指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均田制的实行

B. 井田制的确立

C. 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

D. 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题文)下表是1850年、1870年德、法、英三国蒸汽动力使用情况,这说明

A. 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 法国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快速发展

C. 德国统一促进了工业化迅速发展

D. 英国工业化起步最早发展最迅速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题文)杜甫有“锦官城外柏森森”诗句,锦官,三国蜀汉王朝时已设有此官并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故成都又别称“锦官城”。下列关于古代锦官和蜀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蜀锦主要用于宫廷和皇室用品

B. 蜀锦主要是面向市场生产

C. 锦官主要是监督蜀锦的生产

D. 蜀锦代表了当时四川手工业生产最高水平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 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C. 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四大件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80年代后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彩电;当前:DVD手机、电脑、汽车。导致四大件不断演变的决定因素是

A. 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

B. 企业对利润的追求

C. 旧的“四大件”不够实用

D. 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美国加州大学彭慕兰教授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挖煤)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英国

A.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B.颁布《航海条例》

C.大力发展海军力量    D.发动鸦片战争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开始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产品的平均分配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是一则报纸广告。文中有“真正国货……‘请国民每年挽回四千五百余万之权利”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最适用于研究课题

A. “洋务运动卅年”

B. “早期工人阶级生存状况”

C. “实业救国热潮”

D. “近代首批民族企业产生”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先进的中国人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化从此开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

材料二(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1—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1919

600

13000

75

1625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归纳材料一中当时中国工业化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3)材料三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哪一时段发展最为显著?指出影响该时段发展的外部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工业近代化的主要因素。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近代以来的企业家们在中国企业史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先后主持颁布了《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等一系列经济法规。他提出:“为今之计,唯有确定中央银行,以为金融基础,又立地方银行,以为之辅;厉行银行条例,保持民业银行、钱庄、票号之信用;改定币制,增加通货。”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倍感人才的匮乏,发出“临事需人而悔储才之迟”的感叹,所以他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图强之教育也”。

—摘编白雷巧玲、任培秦、韦林珍《中国经济现代化史论》

材料二(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汉奸、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

—摘编自陈安吉《名人与南京》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有关经济方面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永利铔厂的历史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的企业家共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1950年起的58年历程中,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2亿美元到200亿美元用了29年。从2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29年,其中,从200亿美元到5000亿美元用了23年,从50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6年,2002-2007年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9-2001年的总和。

材料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百分比)

 

年代

1978

1985

1986

2007

初级产品

53.5

50.5

36.4

5.1

工业制成品

46.5

49.5

63.6

94.9

 

 

材料三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单位:百分比)

材料四2007年我国出口贸易方式情况(单位:亿美元)

 

项目

金额

比重(%)

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

5385.8

44.2

加工贸易

6176.5

50.7

其他贸易

617.8

5.1

 

 

—以上资料均出自国家统计局、商务部网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后29年比前29年增速较快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3)据材料三、四,我国对外贸易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应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