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十月月考高二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西周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 防止外族入侵    B. 削弱贵族权力    C. 排斥异性贵族    D. 巩固国家政权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出现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的现象。这说明当时:

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 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 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D.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位时期注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用人,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内朝”和“外朝”政治现象的皇帝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北宋初年,为制约宰相(    

A.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B.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C.设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关

D.任用出身低微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元朝时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机构是

A. 中书省

B. 宣政院

C. 行中书省

D. 尚书台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关于图所示时期地方管理情况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因“强干弱枝”而致地方困弱

B. 体制创新,适应疆域扩大需要

C. 幅员辽阔,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D. 民族对峙致使对地方控制松弛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明朝某一时期,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当时

A. 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 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 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自汉代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点是(   )

取代了相权

行政效率低下

强化了君权

始终由高官任职

A. B. C.①② D.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图片反映的古代中国经济成就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④②③①    B. ①③②④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①②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表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 注重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 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生产经验

C. 注重农时和改进耕作技术.

D. 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并得到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古代中国)在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帝国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黄仁宇:《中国社会的特质》)这里农业生产的恢复主要指

A.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建立正常赋税征收制度

C.重建小农经济                    D.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工官”工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朝廷或政府财政的一大支出

B. 直接隶属于中央各机构

C. 专门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D. 其经营直接明显地影响了民间的市场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关于古代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汉代景德镇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

B. 夏商西周是古代中国青铜铸造业的鼎盛时期

C. 马王堆素纱禅衣反映了古代棉纺织业的高超技艺

D. 家庭手工业是推动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主要因素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四民分业论”,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养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这做法

A. 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    B. 促进了手工技术发展

C. 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    D. 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 )

流动人口众多                        制瓷业发达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 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

C. 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D. 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草市的特征包括(    )

①远离城镇②交通便利③政府管理④规划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下列研究交子的材料:一是“(东门椒子街)街名曰‘交子’,以宋代尝设交子务于此。”二是“公元1163年,使特置官一员莅之,移寓城西净众寺”。据此可推断(    )

A. 社会生活受金融活动的影响

B. 交子是由官方印刷与发行

C. 说明交子印刷在东门椒子街

D. 交子成为宋代的主要货币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商业会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地域结成的商帮密切相关

B. 反映了宋元海外商运的迅速发展

C. 首先出现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

D. 是商人停宿、储运等的重要场所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

A. 重农抑商政策

B. 资本主义萌芽

C.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 君主专制制度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明代时,“百里之内,辖者三官,一货之来,榷者数税”,到了清朝,更是“处处皆关,关关有税”。明清两代这样做的主要影响是(    )

A.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 有利于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

C.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

D.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清政府在1684年统一台湾后发布展海令,解除海禁;次年又允许各国朝贡船进港,认可民间商船来航通商。材料说明

A. 清代闭关锁国的传统观点没有依据

B. 外贸政策调整与清朝政局变化密切相关

C. 清朝解除海禁,但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 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这一主张的根本意图是

A. 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以达到仁

B. 以礼为工具恢复周王室的统治

C. 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纠正时弊

D. 利用礼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孟子指出天子可以讨伐诸侯,同等级的诸侯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据此可知,孟子主张

A. 仁政

B. 徳治

C. 守礼

D. 非攻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融合了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充满专制迷信,没有多大价值

B. 新儒学从根本上摒弃了“为政以德”的先秦民本思想

C. 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以顺天道”

D. “顺天命”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符合汉高祖的统治需要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董仲舒,河北广宗人,著名思想家,西汉武帝时期人,他本来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儒生,汉武帝亲政后起用儒学之士在各级部门担任职务。汉武帝向这些儒者咨询治国方略,有人推荐了董仲舒,董仲舒打动汉武帝的建议是(  )

①倡导儒学,实践德政 ②养士求贤,政策文化 ③提倡法治,天下一统 ④君权神授,儒学独尊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 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 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 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 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 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法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经世致用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明朝天顺年间,山西的一个正五品官员刘翀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在重视贞节的当时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因此被人检举了,一直告到了京城。就这么一件小事,就引得明英宗亲自干预,下令将刘翀逮捕来京城,下狱审讯,最后将刘翀削职为民。这里的“道德规范”应是

A. 民族气节

B. 宋明理学

C. 克己复礼

D. 依法治国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

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         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

C.提倡法治和众治                       D.抨击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 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 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C. 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D. 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 由人治转向法治

B. 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

C. 建立君主立宪制

D.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

 

详细信息
35. 难度:困难

王夫之指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由此可判断(    )

A. 这是王夫之抨击“孤秦”的主要依据

B. 王夫之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

C. 王夫之认为秦灭六国并彻底废除了分封制

D. 这是王夫之对两千年文化遗产的批判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梁启超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视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孙中山等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原臣》分发同志,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梁启超、孙中山他们推崇黄宗羲著作的原因是黄宗羲(       )

A.主张工商皆本             B.强调法制

C.反对君主专制             D.提倡经世致用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 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 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 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但很少做出理论的总结和概括。如发明了火药,却没有总结出化学变化的规律,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习惯因循守旧

B. 重视实用性

C. 与重农抑商政策有关

D. 重感性和经验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 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 奠定了中国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

C. 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 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对下图书法字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 ①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飞洒活泼

B. ②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东晋

C. ③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汉字书法注重规范法度

D. ④最能体现古代汉字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清朝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是 ( )

A. 原始岩画 B. 汉代帛画 C. 中国文人画 D. 民间绘画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他们无意于追求典雅的意境……他们所醉心的,是具有容量、具有情节的绵密的故事,是能直接地并情调热烈地满足感官享受的紧锣密鼓。”文中的“他们”最欣赏的应该是(    )

A. 楚辞    B. 汉赋    C. 唐诗    D. 宋词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宋朝时期,反映市民阶层生活的话本和词兴起。北宋中期以后,文人画、风俗画同时兴起。上述现象说明宋代的文学艺术

A. 出现了平民化的趋势    B. 个性化倾向十分突出

C. 平民化与个性化的趋势并存    D. 形成了平等自由的学风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材料反映出宋代婚姻变化的原因有

科举制度盛行  商品经济的发展  理学的兴起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46.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四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知识分子阶层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 “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士发挥了重要作用”请用史实论证。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据材料二,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

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子正在君王心术上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摘编自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3)根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材料四 明朝后期,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性(即本性)者,心所生也,亦非一种已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4)根据材料四,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

 

详细信息
47.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再举二个例子加以说明(不能用材料中的史实)。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日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

材料三

(3)材料三《清明上河图》展示了宋代都城的街市。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的发展对宋代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4)据材料四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据此,你得出什么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